據央視新聞報道,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3日在北京舉行,中聯部部長劉建超回應中美關系,強調合作共贏原則。美國近期在西太平洋動作頻頻。7月10日起,美軍聯合18國開展“部隊重返太平洋”軍演,近300架戰機和數千人員參與,演練“敏捷戰斗部署”。13日至8月4日,美澳主導的“護身軍刀”演習也將登場,19國參與,3.5萬兵力投入,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赫然在列。
這些演習針對性明顯。美軍太平洋空軍參謀長直言,“部隊重返太平洋”是為應對“大規模中美沖突”,其重要性超過“紅旗”系列演習。“護身軍刀”演習范圍從印度洋圣誕島延伸至6500公里外的珊瑚海,新增網絡戰、人工智能軍事化應用課目,美國陸軍還將首次在太平洋試射新型“堤豐”中程導彈。美國拉攏盟友心思不簡單。南海作為全球重要航道,資源豐富,美國想借此圍堵中國,打造“反華包圍圈”。
特朗普(資料圖)
它頻繁提及“美菲共同防務條約”,卻對軍事援助內容含糊其辭。日本也沒閑著,與菲律賓簽《互惠準入協定》,還計劃轉讓二手驅逐艦,借機試探國際社會,為軍事正常化鋪路。參與軍演的國家各有盤算。英國派“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可不少軍艦是從北約湊來的,途中還出了F-35B戰機故障的岔子。
專家分析,多數國家只是應付美國,真有沖突,能投入太平洋的兵力有限。美國在軍事基地建設上也沒停。新軍費預算給印太軍事項目撥了11億美元,計劃花4億美元升級關島和帕勞間島嶼的設施,給菲律賓7個軍事設施投1.28億美元。關島防御系統擴建要花17億,整合多種反導系統,部署在16個關鍵地點。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周邊局勢,解放軍行動不斷。海空軍聯合戰備警巡、南海實彈射擊訓練、航母戰斗群突破第二島鏈進入西太平洋。央視證實,殲-20戰機曾緊急升空逼退外國軍機,彰顯捍衛主權的決心。俄羅斯的態度值得關注。俄太平洋艦隊6月16日至30日在太平洋、日本海等地演習,40艘艦艇、30架飛機和5000多人參與,演練反潛、導彈打擊等項目。俄外長拉夫羅夫與美國務卿魯比奧會談時,就烏克蘭問題等交換意見,俄方還表示金磚國家不是“反美聯盟”。
中美關系方面,劉建超劃下三條紅線。別認為中美必有一戰,放棄好戰言論;美國得尊重中國主權,不許“臺獨”;別執迷零和博弈,尤其別把人工智能用在沖突上。特朗普政府有新動向。解除對華C919發動機、乙烷出口禁令。外媒猜測,特朗普可能在10月下旬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后訪華。他之前在中美談判中提到“統一”,稱對“和平統一非常有利”。
特朗普(資料圖)
14國沒按美國預期行事,特朗普急了,喊話中國。當前中美現狀,或許可用“復雜微妙”來定調。雙方有分歧,也有合作空間。未來走向,要看雙方是否能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中國不好戰,但也不怕戰。捍衛國家主權和發展利益的決心,不會動搖。美國若能放棄對抗,回到合作軌道,對兩國和世界都好。賴清德當局想“以武謀獨”,注定是空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