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關系中,特朗普重回“上位者”,要求內塔尼亞胡就“誤擊”加沙地帶一座教堂道歉,以色列總理府17日火速發“我們與遇難者家屬和信徒們同悲”聲明,行為有兩處不尋常:其一,加沙沖突發生后,以色列幾乎從未主動承認在加沙的軍事行為有誤,其二,美以關系不太尋常,內塔尼亞胡似在11國聯合發聲指責中一蹶不振,然而,中東局勢恐比想象中還要嚴峻。
擺在內塔尼亞胡面前有三大難關:腐敗案指控、11國聯合發聲以及美國反對。先說11國聯合發聲,當地時間7月16日,以軍發動空襲,奔著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而去,直指“總統府”和國防部門大樓,以色列消滅襲擊德魯茲人武裝力量的目標甚是明確,別出心裁的時間更像為“解救”內塔尼亞胡而精心,以軍突然行動,內塔尼亞胡“被動”提前從腐敗案庭審離席且連畫兩條紅線:第一條是實現大馬士革以南地區的非軍事化,第二條則是保護敘利亞境內的德魯茲人。
然而,11個中東國家聯合發聲抗議以色列干涉敘利亞事務,土耳其首當其沖,埃爾多安著重強調不會允許敘利亞遭分裂,內塔尼亞胡雖有在必要時繼續采取行動野心,卻不得不防土耳其,埃爾多安與特朗普聯系密切,前有就伊以沖突的討論,后有加沙物資分發點成“殺戮點”對特朗普“你必須出面”的警醒。
另一方面,“對等關稅”中,美對土關稅只有10%,特朗普有心對土耳其手下留情,極大可能是看重土耳其在歐盟貿易鏈條中的地位,內塔尼亞胡提防之處,落在美土在以色列發動對敘襲擊一事上的同心。
當地時間7月17日,美國務院發聲明譴責發生在敘利亞的暴力事件,以軍突然動手,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在打美國的臉,特朗普6月底才正式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暗含之意便是大馬士革政權獲得了美西方認可,敘利亞虛弱對以色列有利,以軍發動攻擊行為是在叫板敘利亞新政權,內塔尼亞胡不允許敘利亞南部存在對以色列的軍事威脅,然而,“軍事威脅”究竟是真的威脅還是內塔尼亞胡為“政治生命”編造的借口,特朗普自有思量。
涼水澆的很快,加沙地帶遭襲教堂給了特朗普發作的理由,他做兩手準備,一方面在通話時質問內塔尼亞胡為何要這樣做,強勢要求以方對無辜生命道歉,另一方面啟動“誤擊”調查,若特朗普查證獲知襲擊并未意外而是蓄意,內塔尼亞胡恐無好果子吃。美以嫌隙滋生,特朗普一心分關稅和“反華”兩用,不想一直被內塔尼亞胡拖進戰火,腐敗案指控傍身的內塔尼亞胡想用外患解內憂,以為戰火不停,他的政治生命就不太會終止。
顯然,腐敗案本身是否存在不要緊,指控能否成真的關鍵,更多在以色列總理之位是誰在坐,內塔尼亞胡若手握權利,指控只會成為欲加之罪,內塔尼亞胡若與王位失之交臂,監禁幾乎跑不了,戰事成了內塔尼亞胡守權能抓的關鍵稻草。
一方面,沙斯黨和圣經猶太教聯盟黨接連宣布要退出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執政聯盟,關鍵的不是退出,而是議會議席的分割,以色列議會共120席,沙斯黨和圣經猶太教聯盟黨兩黨占18席,執政聯盟若痛失兩黨,席位只剩下50席,占比不過半映射內塔尼亞胡政府的岌岌可危,內塔尼亞胡必須采取行動從腐敗案指控的窘境中脫離,保護自己的權利。
另一方面,特朗普惹事太多,《華爾街日報》7月17日刊登消息稱愛潑斯坦50歲生日時特朗普曾送署名信件,特朗普的駁斥不足讓愛潑斯坦案降溫,關稅執行又將面臨一波腥風血雨,內憂外患拖住特朗普拳腳,才經歷對伊空襲消耗大量武器,稀土管制下的美國回血需要時間,尤其還要對烏軍援,以色列頻繁惹事恐曝光特朗普在軍事上的吃力。
內塔尼亞胡多方樹敵,結果只會是坑害自己,真想維持“政治生命”,和平之招也有,以色列總統可動用權利特赦內塔尼亞胡,他本人也可以與檢方達成認罪協議,簡單理解,不是非戰爭不可,而是內塔尼亞胡選擇了戰爭,正因此,他最擔心的“讓權”發生的概率反倒更大,不知到了那時,特朗普會否拉內塔尼亞胡一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