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話題我之前說過很多次了,而這次之所以再說一次,是因為不說的話,實在對不起世俱杯決賽的對陣形勢。
哪怕大巴黎和切爾西其中一個,沒打進決賽,我都不會說這個話題。
這事兒,還要從阿布入主斯坦福橋說起。二十幾年前,切爾西在英超雖然不算弱隊,但肯定和曼聯阿森納有一些差距。但阿布的金元到位之后,切爾西短短幾年,迅速成為英超的第三個巨無霸球隊。而英超也從二人轉模式,轉變為三足鼎立模式。
只不過,那時候全球范圍內,有一個群體,始終對切爾西嗤之以鼻,認為他們只不過是暴發戶,土豪,沒有底蘊,注定不長久。
二十多年過去了,這種聲音,還有嗎?肯定還有,但微乎其微,斷斷續續,零零散散。
其實,早在11到12賽季切爾西舉起大耳朵杯的那一刻,這種聲音就主動找地縫去鉆了。
20到21賽季,切爾西第二次拿到歐冠冠軍。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把底蘊建立起來了?或者說,底蘊,有那么重要嗎?
好,再說大巴黎。卡塔爾財團砸錢的時候,大巴黎受到的嘲諷,更甚于當年的切爾西。首先,卡塔爾財團比阿布的實力還雄厚,切爾西已經初步建立起了歐冠冠軍的人設,但大巴黎還是白紙一張,而且買人的時候,充滿了暴發戶式的任性和囂張。
一次又一次折戟歐冠賽場,也助長了這種質疑和嘲諷的聲音。直到24到25賽季歐冠決賽,一場5:0,突然把這種聲音打到塵埃里去了。
不是暴發戶嗎?不是土財主嗎?這不,大耳朵杯到手了。
新版世俱杯,21世紀三大土豪球隊,切爾西,曼城,大巴黎悉數出陣,而其中的兩個,會師最終的決賽,這是不是一種冒犯?冒犯誰?冒犯全球范圍內,那些動輒就拿底蘊說事,看不起暴發戶的球迷群體。
這個群體,有遠古吹的傾向,也有底蘊吹的做派。在他們眼里,只有那些建隊百年以上,黑白時代有輝煌歷史,才配得上豪門的稱呼。一旦有新勢力取代他們登上歐洲之巔,這個群體就會嗤之以鼻——底蘊不足的球隊,只是曇花一現,日后肯定拉胯,只有那些傳統豪門,才能長盛不衰。
好,切爾西被金主眷顧后,至今二十多年了,如果說曇花一現,能現二十幾年,那么就愉快地認了吧。
大巴黎呢?有人說幕后金主一撤資,大巴黎接著垮掉。好吧,暫且認為的確如此,但問題是,那些所謂的傳統豪門,有很多都快降級了,那么,他們目前處于哪個階段呢?為了避免爭議,我就不點名了,大家可以對號入座。
而且,即使垮掉,在輝煌的時候,有大耳朵杯在手,難道不足以載入史冊嗎?底蘊,有那么重要嗎?諾丁漢森林有底蘊嗎?不是至今都有人不斷吹捧他們的兩個大耳朵嗎?
拜托,足球本就是燒錢游戲,不要動輒就酸。足球史上任何一個巨無霸球隊,都是用錢堆起來的。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對中立球迷來說,看煩了歐洲足壇的固有秩序,能出現新勢力沖擊一下,難道不是一件幸事嗎?
作為皇馬球迷,我接受這場0:4,沒有任何障礙。因為大巴黎的節奏和強度,的確領跑歐洲。而且,21世紀至今這25年,如果沒有大巴黎和切爾西,歐洲足壇的魅力,起碼會掉30%。
我今年42歲,但我從來不是活在過去的人,也從不喜歡拿底蘊說事。我堅持認為,皇馬這幾年的兩個歐冠冠軍,和50年代的五連冠,沒有半毛錢關系。皇馬贏,贏在實力,打法和運氣上,絕不是贏在什么底蘊上。如果你非要把皇馬幾次關鍵時刻的逆轉用底蘊來解釋,那么,請用底蘊解釋22到23賽季0:4曼城,以及,這次世俱杯0:4大巴黎。
最后,再說一句題外話。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有人問,巔峰內馬爾如果穿越到02年世界杯,他能打上那支巴西隊的替補嗎?
我的回答是,這個問題問錯了,應該這么問——內馬爾,能成為那支巴西隊的核心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