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嘉興秀洲新塍鎮虹橋社區創新推出“輪值書記”機制,自2023年起每季度安排1名班子成員攜手1名優秀黨員結對履職,通過“跟會學習—清單制定—任務統籌”三階培養路徑,推動年輕干部在統籌黨建、民生、環境、安全等工作中鍛煉成長。
社區精心構建“導師+實踐”培養生態,以“1+1+X+N”結對機制為紐帶,實施“三帶”計劃,明確“五個一”任務目標,為年輕“書記”們保駕護航。短短三年,5名輪值書記從實踐中脫穎而出,成為基層治理的中堅力量。
社區黨總支書記蔣紅從初入社區遭遇“閉門羹”,到帶領團隊用無數瑣碎小事叩開群眾心扉,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基層服務的真諦。社區十年如一日打造“我們的村晚”,表彰“百名最美紅人”;愛心涼茶十載不輟,36個“紅色驛站”為戶外勞動者撐起綠蔭;理發、修腳等60余場“一老一小”活動,讓服務可感可及,贏得居民交口稱贊。這些鮮活的實踐案例,讓年輕干部完成了從“思想換位”到“行動盡責”的深刻蛻變,更激活了社區治理的源頭活水。
社區大膽放權,將簽字權、話語權賦予“輪值書記”,鼓勵他們善用老黨員、老代表、老娘舅等“智庫”資源,在走街串巷、蹲點調研中錘煉群眾工作真功夫。面對老街區的消防隱患,“小書記”們召集“紅色議事會”,推動建成應急消防管理站,開展應急演練課程惠及700人次。近兩年,“輪值書記”獨立攻堅,成功化解27項“老大難”問題。這種“給位子、壓擔子、指路子”的立體培養模式,真正實現了“培養一人、帶動一片”的乘數效應。
虹橋實踐證明,唯有讓年輕干部在服務群眾的“磨刀石”上砥礪鋒刃,在攻堅克難的“練兵場”中錘煉筋骨,方能鍛造出心系萬家、能擔重任的“全科鐵軍”。(許建紅、周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