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7月9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將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兩用物項,并要求立即停止相關出口活動。被列入名單的企業涉及臺灣地區關鍵軍工研發制造機構,涵蓋航空、導彈、艦艇及潛艇等多個領域。專家表示,商務部此舉釋放了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大陸將對賴清德當局 “以武謀獨” 的行徑予以嚴厲反制,同時也會對那些附和、充當其 “以武謀獨” 打手和幫兇的相關實體機構采取行動。
這一事件迅速成為臺海局勢的最新焦點。首先這是對賴清德當局“以武謀獨”的當頭棒喝。
臺灣地區生產軍艦、軍機及軍用電子軍品,少不了稀土。近年來,臺灣地區每年從大陸進口6千噸稀土,據悉其中約10%左右用于制造導彈、戰機、戰艦等武器。所說目前已經下降到了300多噸。而隨著制裁令的發布,大陸不會再向臺灣地區企業提供稀土來料加工業務。以前為了惠臺,大陸十分慎重懲罰臺灣地區企業,而這次則完全放開手腳了。
臺灣地區(資料圖)
針對臺當局的步步挑釁,大陸已經逐步構建起一整套復雜且有效的反制組合拳。制裁只是其中一環,未來如果臺當局繼續推進更加激進的“臺獨”活動,或引發大陸更嚴厲的經濟、法律制裁,甚至不排除動用更高層級手段的可能性。
對于臺當局而言,解決當前困境的最佳方案是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規劃,避免將臺灣推向更加孤立和危險的邊緣。而這,也是大陸此次制裁所希望傳遞的深層信息:捍衛統一與和平,是最終的目標,任何挑戰這一原則的冒險行為都必然付出代價。
再者,大陸這次出手也是針對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挑釁言行所祭出“反制組合拳”中的一環。若如外媒所形容,大陸啟用M503航線的W121銜接線屬于對臺“軟性威懾”,那么,這次對8家島內實體制裁則是具有“立刻性”、有“實際痛感”的暴擊。
“臺獨”是絕路,助“獨”是邪路。甘當“臺獨”分裂勢力爪牙,參與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企業、團體、個人,必遭依法嚴懲。——國臺辦發言人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
F-16V戰機(資料圖)
據北京日報報道,7月8日下午,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大校就近期涉軍問題發布消息。有記者問,據報道,臺軍7月9日起開始進行“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重點演練所謂“灰色地帶襲擾應對”“聯合反登陸作戰”及“島上持久防御”等課目,多款美制裝備將首次參演。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蔣斌說,“漢光”演習不過是民進黨當局虛張聲勢、自欺欺人的把戲,無論怎么演、用什么武器,都抵擋不住解放軍的反“獨”利劍,阻擋不了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
既然大陸方面已經作出了表態,自然就要用實際行動震懾民進黨當局的“謀獨”野心,這也就解釋了過去的24小時內,解放軍大批艦機在臺海域內活動的原因。比較招笑的是,面對解放軍艦機的高壓威懾,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還大言不慚的聲稱“演習旨在向大陸傳遞臺軍有能力、也有信心守護‘主權及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要清楚兩岸軍事實力早就不在一個層次上,民進黨當局想要通過整軍備武謀求“臺獨”,無異于癡人說夢。
臺灣日月潭(資料圖)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應詢表示,賴清德上臺以來,頑固堅持“臺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部分臺灣地區實體參與其中,助紂為虐。商務部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兩用物項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兩用物項,這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必要舉措,也是對“臺獨”分裂勢力一再進行謀“獨”挑釁的嚴正警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