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據俄多家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報道稱,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正處于退役的邊緣,并表示這艘航母維修工作已經停止,俄羅斯武裝部隊可能會放棄這艘艦并將其拆解。此消息一出,立馬引起外界的激烈討論。一旦俄羅斯失去這艘航母,將成為五常國家中唯一一個沒有航空母艦的國家,也將是俄羅斯海軍沒落的重要標志,如果最后一艘航母都無法保住,俄羅斯此后將不太可能擁有航母,徹底淪落成為世界二三流海軍。
之所以傳出這條消息,無非三點原因,一是維修時間太長,經費嚴重超標,這艘航母從2017年,就進入摩爾曼斯克進行大規(guī)模的現代化升級,將對動力系統、雷達系統、指揮系統等進行全面更換,并對艦體結構進行維護。然而,如今8年過去了,這艘航母還未完成升級,還在船廠里泡著,維修工作也陷入停滯狀態(tài),按照最初的計劃,這艘航母的現代化升級預計在4年內完成,但事與愿違,這么多年不僅沒有完成升級。
維修期間也是戲劇性消息不斷,如2018年,在維修期間,一臺重型起重機突然倒塌砸在甲板上,留下了一個20平方米的大洞,停泊在旁邊的浮船塢也沉沒了。一年后的2019年,這艘航母上又發(fā)生火災,導致兩人死亡,14人受傷,造成了價值五十億盧布的損失。2022年,這艘航母從船廠移出并停靠在碼頭時,又發(fā)生了一起火災,好在大火被迅速撲滅。期間還傳出官員貪污專項款的消息。這艘航母在維修過程中可以說充滿了戲劇性,各種事故不斷,僅這些事故的損失就高達1500億盧布,凸顯出俄羅斯在現代造船工業(yè)上管理的嚴重不足。
經費也是嚴重超標,一開始俄羅斯方面預估現代化升級成本約為500億盧布(按照當時的匯率約為8.58 億美元),但經費不斷水漲船高,加上各種事故的損失,根據最近的估計,要想徹底完成升級,預算成本將超過1萬億盧布(現在的匯率大約為116.4 億美元),相當翻了20倍的成本。對于這樣一艘老舊的航母來說,如此巨大的花費,已顯得完全沒有必要,美國的福特級航母成本也沒有高出多少(大約120億美元)。
除此之外,俄烏沖突爆發(fā)以后,“庫茲涅佐夫”號上的所有官兵也被全部調往各部隊參戰(zhàn)了,實際上這艘航母已成為了空殼子。還有就是俄烏沖突的持續(xù),長期的消耗俄羅斯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這艘航母的維修上。這也是“庫茲涅佐夫”號維修陷入停滯的原因。
二是技術不夠,俄羅斯自蘇聯解體以來,造船工業(yè)一直走下坡路,建造“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各供應廠商也早就支離破碎。加上俄羅斯在軍費開支有限,還要養(yǎng)護龐大作戰(zhàn)力量的情況下,根本無力將所有維修升級的設備迅速集齊,使得工期一拖再拖。還有老舊的造船廠,也不具備升級的條件,這艘航母能走到今天,其實一點也不意外。
三是確實太老舊了,“庫茲涅佐夫”號于1983年開工建造,1991年1月21日服役,蘇聯解體后歸俄羅斯所有,從服役到今天,滿打滿算已過去34年,基本到了航母服役壽命的末期了。就算現在能夠完成現代化升級,并投入使用,最多也就能夠服役16年就達到50年的年齡,而航空母艦一般的使用壽命大約在40到50年間,也就是說就算現在服役,也撐不過16年了,耗費即使上百億資金去完成現代化升級,就算完成了也是在苦苦為俄羅斯海軍撐面子,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得不償失。還不如盡早退役,將有限的軍費開支投入到更多先進艦艇的建造上。
對此,還有不少網友對中國的遼寧艦也開始擔心起來,表示“遼寧艦”和“庫茲涅佐夫”號同屬姊妹艦,其遼寧艦的前身為瓦良格號,于1985年12月6日開工建造,僅比“庫茲涅佐夫”號晚了兩年,而“庫茲涅佐夫”號要退役了,遼寧艦還能服役多久,這個問題一直被網友關心。實際上,遼寧艦的服役時間遠晚于“庫茲涅佐夫”號,這艘航母蘇聯解體時僅完工了67.3%,并歸烏克蘭所有。當時的烏克蘭又無力續(xù)建,俄羅斯想得到這艘航母,但配套廠商早已分崩離析,俄羅斯也沒有足夠的經費從烏克蘭手中獲得這艘航母并完成續(xù)建。1995年,俄羅斯與烏克蘭簽訂瓦良格號不再繼續(xù)建造的協議。
于是,烏克蘭決定將其對外出售,1998年被中國香港商人徐增平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在拍賣會上拍下,2000年6月14日這艘航母從烏克蘭黑海造船廠啟程拖往中國,期間在西方國家的干預下,土耳其拒絕讓其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為此還在海上徘徊了數個月的時間。直到2001年11月1日,在多方的努力下,這艘航母才得以通行。2002年3月3日終于抵達大連港,完成了歸國之旅。在此,這艘航母又沉寂了3年,期間中國海軍派出大量的科研人員和專家登船考察評估,經過評估一致認為這艘航母的主體結構沒有遭到破壞,艦體完整,鋼材雖然銹跡斑斑,但經過打磨依舊锃光瓦亮,除了銹跡嚴重以外,與一艘全新的航母相差無幾。
為此,在2005年中國決定對這艘航母進行現代化改裝,這一改就是7年,2012年9月25日終于褪去銹跡斑斑的外衣,以全新的姿態(tài)加入中國海軍序列,改名為“遼寧艦”,舷號“16”,這艘航母從開工到服役,前后一共歷時27年,可以說相當漫長,它的服役時間至少往后推移了20年。這艘航母的服役,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航母時代,百年航母夢得以實現,并為建造山東艦和福建艦打下了扎實基礎。如果蘇聯沒有解體能夠順利服役,這艘航母的服役年限已超過30年。經過轉手和改造,如今在中國海軍中也已服役了13年。
對于還可以服役多少年這個問題,鑒于遼寧艦是在2012年才完成續(xù)建工作,除了艦體稍老以外,其余的設備全部是新的,且沒有經過使用,艦體結構等保存完好,其服役期與正常的航母不會有本質上差別。如果使用壽命會縮短,中國海軍完全沒有必要耗費巨資,10多年時間精力來得到這艘航母,即使影響也微乎其微,對于軍艦這種大量使用高強度特種鋼,以及先進結構設計的艦艇來說,艦載設備才是決定服役時長的最根本因素。就像美國的退役的各型航空母艦,并沒有立馬拆解,而是保留一定的數量作為備用艦使用。
一旦爆發(fā)沖突,經過短暫的維護改造立馬可以恢復作戰(zhàn)能力,結構老化帶來的影響非常小,主要還是艦載設備的老化,落伍,才是退役的根本原因。如印度的維拉特號航空母艦,前身為英國的半人馬級競技神號R12航空母艦,于1944年動工,1959到1984年間在英國海軍服役,1986年又賣給印度,一直服役到2017年退役,整個服役時長達到了58年之久。如果從1994年建造算起,這艘航母從開工到退役用了73年,這艘航母也是世界上服役時長最長的航母,如果按照這個時間算,遼寧艦起碼要服役到2058年,何況遼寧艦在中國之前沒有經過服役。還有美國的“企業(yè)”號航母也服役了長達51年,其余航母的服役時長均在45年以上。
所以,遼寧艦會不會服役不了多少年這個問題完全不用擔心,同時從一開始遼寧艦就作為科研試驗和訓練艦使用,旨在為中國航空母艦的發(fā)展探索出一條全新的道路,完整的體系,并為后續(xù)航母培養(yǎng)艦載機飛行員,形成戰(zhàn)斗力做鋪墊。另外,隨著中國海軍后續(xù)越來越多航空母艦的服役,它將會退居二線,對艦艇強度的要求會降低,以增加使用壽命,專注于科研試驗和飛行員訓練。我們預計,遼寧艦要想退役,預計要在2040年到2050年間,甚至在2050年以后,依舊還有很長的使用時間,后續(xù)航母的建造依舊有足夠的時間。
注: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數據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2025年7月12日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