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前,原本一場低調舉行的中亞峰會,沒想到直接引發全球關注。伊朗聯合土耳其、阿塞拜疆、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六國達成共識,對外宣布稱要搞貿易自由化,大力開展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此外他們還表示要把戰爭廢墟變成“和平與發展中心”。那么這個愿景到底能不能實現呢?恐怕只有交給時間驗證了。這次舉辦會議的地址倒是很引人深思,選在了納卡地區。要知道,這里曾是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爭奪的火藥桶,現在伊朗所做的事情方向好像發生了轉變,他們打算帶著一幫“窮兄弟”搞起了大動作。
這是表面上看是為了經濟合作,但其實背后暗藏著三重“王炸”,或將攪翻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眾所周知,伊朗被美國足足折磨了幾十年,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地位,早就被壓得喘不過氣了。但此次峰會的召開,伊朗改變了策略,直接選擇“抱團取暖”。土耳其可是北約成員國,阿塞拜疆和以色列關系曖昧,巴基斯坦更是美國傳統盟友。這些國家為何能頂著壓力和美國站到一起?這一切看似不合理的背后,到底暗藏著怎樣的秘密?最讓大家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此次伊朗直接把核談判的“底牌”亮了出來。
峰會召開的前一周,伊朗副外長直接撂狠話:“美國要我們放棄鈾濃縮?想都別想!”可結果呢?轉頭就和六國簽下了綠色能源合作協議。這操作莫不是看了孫子兵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嘴上罵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不人道,手里卻忙著用新能源技術換外匯。怪不得有不少媒體評論稱,從頭到尾美國制裁了個寂寞,原來伊朗早就找到新活法了。雖然石油是能源的硬通貨,但其實伊朗早就悄悄布局了新能源的大局。
土耳其的稀土資源、阿塞拜疆的里海風光、巴基斯坦的太陽能潛力,好家伙,這些湊在一起的話,剛好組建出一個“復仇者聯盟”。此外就在簽約計劃當天,美國國務卿還在中東兜售“石油換安全”計劃。結果伊朗轉頭就要跨區域賣電,妥妥地打了美國人的臉。這合作要是進行下去,歐洲國家怕是會集體倒戈。到時就怕歐洲國家集體宣布:“美國石油?不香了!伊朗的風電才是真的香!”伊朗此次開辟出的新合作背景,“經濟先行,政治靠后”正在悄無聲息的改寫著中東的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