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寧區二級、三級醫院和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國名中醫工作室、上海名中醫工作室的入駐現象已屢見不鮮,護佑著長寧百姓健康。這些身邊的名中醫工作室究竟有哪些?和記者一起來看看→
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
施杞名中醫工作室
施杞: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中醫骨傷專家,國醫大師,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提出骨傷病整體論治觀,構建了中醫骨內科學,主要從事氣血、腎精、痰瘀等中醫理論現代基礎研究。
施杞探索出一條防治“慢性筋骨病”傳承創新之路,發現“氣虛血瘀、臟腑虧虛、筋損骨衰”是慢性筋骨病主要病機,提出慢性筋骨病“預防、診治、康復、養生、治未病五結合整體論治”學術思想,構建了“中醫骨內科學”學術體系,確立“內調氣血臟腑平和,外調筋骨經絡平衡”的“雙調法則”。建立了22種治療慢性筋骨病臨床規范化方案和系列指南,開發出治療頸椎病的中藥新藥“芪麝丸”,建立了“補腎填精方”防治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規范化方案;創立了“施氏十二字養生功”和“整頸三部九法”,納入國家中醫臨床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并推廣應用。
門診時間:周二下午(每月1次)限號15個
何東儀名中醫工作室
何東儀: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一級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上海市名中醫、上海市領軍人才。現任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上海中醫藥研究院中西醫結合關節炎研究所副所長。曾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醫師獎、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和上海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上海市區域名醫、上海工匠等榮譽稱號。
何東儀強調病證結合、異病同治的思想,認為痹證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骨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等多種關節病。所涉及的病癥都有關節疼痛、腫脹、拘攣、僵直等,其病因病機悉與風、寒、濕、熱之邪外襲,氣血痰瘀內阻,以致脈凝澀閉,氣血難通,痰瘀膠結,深入經隧骨骱有關,故強調“久痛多虛,久痛多瘀,久痛入絡,久必及腎”。痹證日久,必然至氣血、津液、脾胃虧虛,臨床辨證用藥注重氣血、津液、脾胃三要點,將中醫痹病理論認識和臨床用藥深入融合。與光華醫院老一輩風濕病專家一起研發了7種特色中藥制劑,并且為中藥制劑的臨床驗證和推廣應用作出了突出貢獻。
門診時間
何東儀(特需門診)
周二,周四上午(新華路院區)
團隊門診院區
周五上午(延安西路)
肖漣波上海市區域名醫工作室
肖漣波:博士,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十四五”中醫優勢專科骨傷科負責人,上海市高級中西醫結合人才,上海市區域名醫,上海中醫藥研究院關節病研究所所長,上海市光華醫院關節外科學科帶頭人。
擅長開展髖、膝、肩、肘、踝人工關節置換術和關節鏡微創手術;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關節病的中西醫結合階梯化治療;推廣人工關節置換圍術期中西醫結合快速康復,為長三角乃至全國關節病患者帶來福音。
門診時間
肖漣波
每周二上午(特需門診)新華路院區
每周四上午(專家門診)新華路院區
長寧區天山中醫醫院
國醫大師呂景山傳承工作室
呂景山:2014年獲得第二屆“國醫大師”榮譽稱號,在學術上形成了以“對”為核心的,“呂氏對法”學術體系(對藥理論、對穴理論和對法理論),擅長針灸與中藥結合治療頸椎病、腰椎病、脾胃病、肺系疾病、冠心病、過敏性病癥等。對藥理論填補了迄今一千四百多年以來藥對配伍專輯的空白。對穴理論為針灸學和針灸處方學的研究和發展創新了思路。
呂玉娥: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呂景山女兒,擅長治療疼痛性疾病、過敏性疾病、脾胃病、失眠、婦科病等。
門診時間 (工作室成員)
呂玉娥:周六上午(隔周)
崔 曉:周二、周五下午(專家門診)
周一、周五上午(特需門診)
汪婷婷:周一上午
施杞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施杞: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中醫骨傷專家,國醫大師,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提出骨傷病整體論治觀,構建了中醫骨內科學,主要從事氣血、腎精、痰瘀等中醫理論現代基礎研究。
施杞探索出一條防治“慢性筋骨病”傳承創新之路,發現“氣虛血瘀、臟腑虧虛、筋損骨衰”是慢性筋骨病主要病機,提出慢性筋骨病“預防、診治、康復、養生、治未病五結合整體論治”學術思想,構建了“中醫骨內科學”學術體系,確立“內調氣血臟腑平和,外調筋骨經絡平衡”的“雙調法則”。建立了22種治療慢性筋骨病臨床規范化方案和系列指南,開發出治療頸椎病的中藥新藥“芪麝丸”,建立了“補腎填精方”防治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規范化方案;創立了“施氏十二字養生功”和“整頸三部九法”,納入國家中醫臨床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并推廣應用。
門診時間 (工作室成員)
葛京華:周二上午
孟魏魏: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劉順超:周五上午
龔 政:周二下午
陳躍來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陳躍來: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領軍人才。主要從事針灸治療泌尿生殖疾病的臨床及機理研究,是上海市針灸推拿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自1995年起,陳躍來教授先后師承于全國著名中醫學家鄭魁山教授、陳漢平教授、鄭蕙田教授及吳煥淦教授等,守正創新,以推廣適宜技術、培養針灸臨床人才為發展目標,創立了一套獨特傳承體系。陳躍來教授30余年來堅持開展泌尿生殖疾病的中醫針灸臨床工作,圍繞泌尿系統常見病、疑難病,如壓力性尿失禁、膀胱過度活動癥以及前列腺炎等,創新性地建立了系列針灸診療技術。
門診時間(工作室成員)
湯康敏 周六上午
李和根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李和根: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腫瘤科學術帶頭人,上海市名中醫。師從國醫大師劉嘉湘教授,從事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工作30余年,繼承劉嘉湘教授“扶正治癌”學術思想,主張“正虛致癌,扶正治癌”的學術觀點,將以人為本,病證結合的中西醫結合方法技術,廣泛應用于肺癌、胃癌、腸癌、胰腺癌、乳腺癌、肝癌、腦瘤等10余種常見惡性腫瘤及其并發癥和防治腫瘤放、化療毒性反應的治療中,從而形成了中醫特色鮮明的診治體系。
門診時間(工作室成員)
周 蕾:周四上午 (每月一次)
朱立峰: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譚翔文: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吳耀持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吳耀持: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名中醫。國家級和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陸氏針灸”第四代入室弟子,“陸瘦燕針灸傳承研究中心”主任。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負責人,臨床擅長運用針灸古法與推拿功法提出“補腎化瘀”融合導氣針法治療脊柱病的學術觀點和創新思路。采用“4+3”穴位優化組合,并依據臨床表現將腰突癥分為太陽腰腿痛、陽明腰腿痛和少陽腰腿痛,辨證與辨經論治結合,臨床療效顯著。運用浮電針聯合針芒行氣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技術,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中醫藥適宜技術向全國推廣。
門診時間
吳耀持:周二上午(每月一次)
李 艷:周二下午
陳麗敏:周三上午
汪崇淼:周三上午
樊遠志:周五上午
石向東:周五上午(隔周)
張奕奕:周五下午
曹永清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曹永清:上海市名中醫、主任醫師、教授,顧氏外科第五代繼承人,現任龍華醫院肛腸科主任。從事中醫外科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長運用中醫中藥治療各種疑難危重肛腸疾病。先后主持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擔任國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中醫治療外科常見病研究”項目組組長。
門診時間:每周一上午
張惠勇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張惠勇: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肺病科主任、肺病學科帶頭人。張惠勇師從著名中西醫結合肺病專家邵長榮教授、國醫大師晁恩祥教授,堅持中醫藥臨床工作達38年。在繼承邵長榮等學術前輩基礎上,張惠勇經過長期臨床實踐和研究工作,不斷優化形成慢性氣道疾病、間質性肺病和耐藥肺結核的中醫辨證論治理論體系,提出“痰互結為難治性哮喘關鍵病機”“腎不納氣為慢阻肺核心病機”“肺脾腎虛、痰淤痹肺為間質性肺病關鍵病機”,靈活應用化痰祛瘀、益氣養陰、軟堅散結、扶正祛邪等治法,創立補腎納氣方、化纖煎等多個有效復方,療效達國內同期先進水平。
門診時間(工作室成員)
張惠勇:隔周三下午 (9月3日起)
胡曉宇:每周三下午、隔周六上午
陸金根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陸金根:主任醫師,上海市名中醫。師承已故全國著名中醫外科專家顧伯華教授,多年來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外科的醫、教、研工作,全面繼承“顧氏外科”精髓,并不斷發展、創新,特別在中醫外科和中醫肛腸病的基礎研究、治療方法和疑難手術等方面有極深的造詣,中醫傳統特色濃厚。
門診時間
孫健:每周四上午
顧乃強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顧乃強:主任醫師,上海市名中醫,顧氏外科嫡傳、顧伯華長子,顧氏外科第四代傳人。顧老從事中醫外科事業五十余年,在醫教研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擅長治療中醫外科各類疑難雜癥。
顧氏外科療法是由顧云巖于1862年創立的中醫外科學術流派,2014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該療法以“整體調節,改善局部”為核心理念,形成瘡瘍、乳腺、肛腸等八大專科方向,獨創煨膿濕潤、藥線療法等特色外治技術。
門診時間:隔周三上午
倪克中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倪克中:主任醫師,上海市名中醫。先后師從滬上中醫名家謝壽田、國醫大師顏德馨。在繼承發揚兩位老師關于胃病學術思想的基礎上,他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復又精讀中醫典籍和名家醫案,從中深刻領悟先賢理論精髓,形成了“強調整體觀、重視氣機升降及情志、處方用藥時時顧護胃氣”的學術思想,治療脾胃病多采用疏肝利膽,降氣和胃,同時注重心理疏導,體現人文關懷。
門診時間:每周二上午
劉萍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劉萍: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市名中醫,上海市高級中西醫結合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臨床和和科研工作30余年。提出胸痹“虛致痰瘀”的縱向病機演變理論,倡導以氣為主,以血為重,輔以祛痰降濁治療心系疾病的核心治則,強調整體調和、多位一體的中醫診治觀,取得顯著臨床療效。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頸動脈斑塊、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慢性心衰;失眠、頭痛、中風;汗證、更年期綜合征、重癥肌無力、過敏性疾病及亞健康中醫調理等。
門診時間
劉 萍:周四下午(每月一次)
鄧 兵:周六上午隔周
毛美嬌:周四下午隔周
王怡茹:周五下午隔周
張曉嫣:周五下午隔周
孫怡春上海市基層名老中醫工作室
孫怡春:主任醫師,首屆上海市基層名老中醫專家。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近40年,對內科常見病癥的診治和臨床研究有較深的造詣,尤其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如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壓病、頸動脈斑塊等;對于中醫中藥治療慢性腹瀉,胃脘痛,消化不良,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咳嗽、代謝綜合征、更年期綜合癥、失眠、便秘等內科疾病積累了豐富經驗,運用膏方調治各種慢性疾病及臨床亞健康狀態具有良好療效。
門診時間:每周三上午、每周四上午
唐新上海市基層名老中醫工作室
唐新:副主任醫師,長寧區名中醫,2020年入選上海市基層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2021年入選長寧區唐新名中醫工作室,擅長治療乳腺病、瘡瘍病、周圍血管病及皮膚病,尤以中醫中藥治療乳腺癌術后,乳腺增生病的中醫辨證治療,中西醫結合手術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見長。
門診時間:每周三下午、每周六上午
部分工作室門診時間需電話咨詢預約,或關注天山中醫醫院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電話:62418056-8905
新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周華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周華: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863”首席科學家、上海市名中醫、上海市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從事中西醫結合醫、教、研工作39年,涉及心血管疾病、中醫信息學、重大疾病防治平臺建設等多方面。作為早期“西學中”踐行者,師從名醫大家學習中西醫結合治療心系疾病,堅持服務于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每半天的門診人次約40人,中醫飲片治療率達70%以上,年均膏方量達200余料。且長期致力于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門診時間:每月第三周周一下午
門診地點:新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五樓(淞虹路507號)
何東儀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何東儀: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一級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上海市名中醫、上海市領軍人才。現任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上海中醫藥研究院中西醫結合關節炎研究所副所長。曾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醫師獎、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和上海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上海市區域名醫、上海工匠等榮譽稱號。
何東儀強調病證結合、異病同治的思想,認為痹證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骨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等多種關節病。所涉及的病癥都有關節疼痛、腫脹、拘攣、僵直等,其病因病機悉與風、寒、濕、熱之邪外襲,氣血痰瘀內阻,以致脈凝澀閉,氣血難通,痰瘀膠結,深入經隧骨骱有關,故強調“久痛多虛,久痛多瘀,久痛入絡,久必及腎”。痹證日久,必然至氣血、津液、脾胃虧虛,臨床辨證用藥注重氣血、津液、脾胃三要點,將中醫痹病理論認識和臨床用藥深入融合。與光華醫院老一輩風濕病專家一起研發了7種特色中藥制劑,并且為中藥制劑的臨床驗證和推廣應用作出了突出貢獻。
門診時間:隔周周一上午8:00—11:00(何東儀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團隊成員坐診)
門診地點:新涇新家苑社區衛生服務站(仙霞西路915號)
圖片來源于網絡
撰稿:趙 立
編輯:史煥煥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