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如何讓居民們吃得清爽、舒心、有滋味?新涇鎮的兩家社區長者食堂和綜合為老服務分中心餐廳早已“上新”應季菜單,各有特色。從幾十種菜品任意組合的“品種王”,到野生河鮮匠心烹制的“功夫菜”,再到健康易消化的“養生餐”,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這些餐廳不僅菜品有特色,更藏著服務老人的“暖心經”,吸引了眾多周邊居民排隊光顧。
新涇鎮社區長者食堂
上午10點剛過,位于上海市同仁醫院對面的新涇鎮社區長者食堂里,已排起了長隊。
“天熱了,我們增加了清蒸魚塊、菜飯、豆角、平菇炒蛋這些清爽的菜,當然,老人們喜歡的牛肉等經典菜也少不了。”食堂負責人黃洪均介紹道。
這家食堂最大的特色就是“品種多、選擇廣、實惠看得見”。每天中午供應七十多種菜品,葷素搭配,琳瑯滿目。老人們花上二十幾塊錢,就能自選搭配六七個品種,“像叉燒、魚、紅燒肉、雞鴨、黃鱔,甚至甲魚這種‘硬菜’都有,點幾個菜,一家人都愛吃!”常客王阿婆提著剛買的幾個打包盒,一臉滿足。
王阿婆道出了不少老街坊的心聲:“這里的菜新鮮、種類多,別處真少見!關鍵價格實惠,店堂也干凈,所以一個禮拜得來好幾趟。”正因為菜品豐富、性價比高,這里常常一開門就排起了長隊,“最好十點半開門就早點來,到中午好些熱門菜就賣光了!”王阿婆笑著提醒。
徐大廚長者社區食堂
走進徐大廚長者社區食堂,一股有別于濃油赤醬的清爽香氣撲面而來。夏季來臨,這里的主打是“清淡不簡單”的功夫菜。
“夏天我們主推冬瓜、毛豆茭白、肉絲這些時令菜,還有手工制作的揚州獅子頭,口味都偏清淡。”食堂負責人吳曉紅介紹。
最引人注目的是操作間里一排新鮮的桂魚,“這是我們大廚一早去朱家角采購的,一天就十幾條,保證新鮮。”吳曉紅說,這些桂魚會以紅燒為主,但特別注重減鹽減糖,更符合老人健康需求。“大廚在食材挑選和烹飪火候上,都特別用心。”這份對食材品質和烹飪工藝的講究,正是徐大廚食堂的夏日特色。
新涇鎮綜合為老服務分中心餐廳
今年4月22日才試營業的新涇鎮綜合為老服務分中心餐廳,雖然“資歷”尚淺,但其健康養生、服務社區的定位迅速贏得了周邊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青睞。
“我們不僅服務照護之家的長者,也向周邊社區居民開放,提供營養均衡、價格實惠的餐食。”新涇鎮綜合為老服務分中心負責人邰雪梅介紹。針對夏季老人胃口差、需消化的特點,食堂特別推出了易消化、合時令的菜品:油面筋塞蝦滑,口感Q彈清爽;絲瓜蛋湯,清熱解暑。
此外,精心熬煮的綠豆百合湯、解膩助消化的大麥茶,不僅擺放在取餐區供顧客隨意取用,天熱時還會放置在分中心外供路過的行人免費取用,也為這個炎炎夏日送來一份清涼。“天熱了,來碗免費的綠豆百合湯,舒服!”一位正在用餐的阿姨說道。
“這里開了之后,我們午餐、晚餐都在這里解決了!”張阿婆是這里的忠實粉絲,“年紀大了自己燒菜麻煩,這里方便。師傅是本地人,燒的菜少鹽、少糖、少油,很適合我們上海老人的口味!”張阿婆當天點了茭白肉絲、大排和小青菜,對食堂的“養生餐”贊不絕口。
從幾十種選擇的豐盛實惠,到野生河鮮的匠心烹制,再到健康易消化的時令養生,新涇鎮的兩家社區長者食堂和綜合為老服務分中心餐廳,用各自的“拿手好戲”和貼心服務,為社區老人和居民奉上了清爽可口的“夏之味”。它們不僅解決了老人“吃飯難”的問題,更成為了社區里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的暖心驛站。這個夏天,不妨去家門口的長者食堂轉轉,嘗嘗新菜,感受這份令口腹滿足的“清涼”心意。
用餐提醒
1
新涇鎮社區長者食堂
地址:新涇鎮青溪路778號
用餐時間:
6:00—20:00
2
徐大廚社區長者食堂
地址:新涇鎮平塘路470號
用餐時間:
午餐 10:30—14:00
晚餐 16:30—19:00
3
新涇鎮綜合為老服務分中心
地址:新涇鎮威寧路293號
用餐時間:
午餐 11:00—12:30
晚餐 17:00—18:00
撰稿/攝影/視頻:季佳佳
編輯:畢揚靜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