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接連發起空襲,并在三天內兩次攻擊了莫斯科地區的目標。
據悉,莫斯科的航空制造工廠遭遇了大規模的襲擊。
ASTRA的報道稱,當地時間7月11日夜間,烏軍向莫斯科東南135公里的盧霍維齊市發射了多架無人機。
此役烏克蘭的重點打擊對象是當地的基沃羅寧航空工廠,長期以來它都以生產米格系列的飛機而為人熟知。
現場畫面顯示,無人機在凌晨突破了俄軍的防空系統,在工廠周圍展開了激烈交火,傳出多起爆炸聲。
目擊者也表示在廠區附近疑似看到了黑煙升起,當地則聲稱擊落了全部的10架無人機,強調沒有造成破壞。
烏克蘭總參謀部隨后證實發動空襲,并導致工廠起火爆炸,此外他們還打擊了專門為俄軍制造防空導彈的希普諾夫設計局。
前文說過,基沃羅寧工廠是米格飛機公司的分支,承擔著戰機的總裝和試飛等全方位的職能。
說起米格戰機外界并不陌生,如今烏克蘭的米格-29就經常活躍在前線,不過它已經得到西方的升級,搭載北約的導彈。
俄烏兩國的軍工體系在戰爭后的變化越來越大,俄羅斯還被曝大量彈藥都來自于朝鮮的支持。
彭博社援引烏克蘭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的話表示,朝方目前為俄軍供應了40%的炮彈。
這其中就包括了彈道導彈和火炮系統,而莫斯科則向其提供了資金和技術。
目前俄朝雙方尚未對此發表回應,相關消息有待確認。不過自去年開始,朝鮮確實向俄軍提供了不少彈藥支持。
隨后莫斯科和平壤也都承認有朝軍在庫爾斯克協同俄軍作戰。
不久前在烏東的庫皮揚斯克戰場,烏克蘭總統旅就表示擊毀了一套朝鮮援助的75式多管火箭炮。
當時它正準備對烏軍的陣地發起攻擊,但隨即被鎖定,遭到無人機的轟炸。
如今俄烏前線的確能看到不少朝軍的裝備,這和開戰之初也截然不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