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梁興初將軍休養(yǎng)多年后終于回到北京。中央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視,當即指示葉帥,一定要給他安排好工作。
葉帥也立馬答應下來。經(jīng)過慎重考慮后,他決定調對方去濟南軍區(qū)工作。
結果沒想到的是,一向熱愛軍隊的梁將軍得知此事后卻直接拒絕了……
一代名將
按理說,當時梁將軍離開軍隊很長時間了,應該有比他更合適的人擔任軍區(qū)的崗位,但為何中央還是毫不猶豫地想將他調回軍隊呢?
其實這還是因為將軍的從軍經(jīng)歷太耀眼了。
他是江西吉安人,出身貧苦。父親“望子成龍”,從小便將他送進了私塾讀書,希望他將來能在學業(yè)上有一番成就。
但梁將軍從小就是個調皮好動、喜歡打架、不喜歡讀書的人。
因為經(jīng)常捉弄老師和同學,父親只好將他領回家,順便給他在鎮(zhèn)上找了份活計,讓他也算有個謀生的手藝。
結果,無論是干裁縫還是學理發(fā),梁將軍都干不長久。
他不是與故意賴賬的顧客發(fā)生沖突,就是與惡意拖欠工資的雇主大打出手,反正每次遭到壓迫時,他都會憤然離開。
眼看兒子被一次次辭退,父親急白了頭發(fā)。不過梁興初卻絲毫不急,因為他早就想好了出路,那就是從軍,跟著毛主席去打地主、斗土豪。
1930年,主席率領紅軍在他的家鄉(xiāng)建立了根據(jù)地。他二話不說便背著家人,偷偷跑到部隊報了名。
參軍之后,梁將軍似乎也找到了另一片天地。
當時革命形勢嚴峻,我軍所遇到的每場戰(zhàn)斗都無不是以少對多,以弱對強的險戰(zhàn)。
然而,不管敵人有多強大,梁將軍在作戰(zhàn)時每次都必定沖鋒在前,殺到敵人炮火最密集的地方。
因為作戰(zhàn)勇猛,屢立軍功,他僅參軍五個月便被提拔為了通訊班班長。
雖然晉升速度很快,但因為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他幾乎是每打一仗就會受一次傷的程度。
最嚴重的是在1933年的于都河伏擊戰(zhàn)中,他在帶頭沖鋒時,不慎被敵人的一顆子彈從左腮穿過頭部,當場血流如注。
在連話都說不清楚的情況下,他卻依舊不肯下火線,依舊躺在擔架上堅持指揮,最后竟成功打退了敵人七次進攻。
等戰(zhàn)斗結束,眾人將他送到醫(yī)院搶救時,他已經(jīng)因為流血過多昏迷不醒了。在之后的三天內,他也一點動靜都沒有。
當時眾人都已經(jīng)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棺材就放在了他的病床前。
卻不想,到了第四天,他竟然靠著強大的意志力蘇醒了過來。此后,他便得了一個“鐵打的”稱號、
這還只是其中一次,往后他受一次傷,升一級。從戰(zhàn)士做到團長,他總共升了九次職,也正好九次負傷。
可以說,他的職務真的是一級一級打上來的。
也正是擁有如此突出的表現(xiàn),讓他開始受到上級的重視,并多次被委以重任。
艱險的戰(zhàn)斗
解放戰(zhàn)爭剛打響時,他就已經(jīng)是六縱副司令兼十六師師長了。
東野的領導們非常器重他,后來新成立了十縱部隊后,羅帥便想將他調去擔任副司令員。
結果,梁興初卻怎么也不肯上任,他表示要么讓他繼續(xù)擔任師長,在前線作戰(zhàn);要么就直接讓他當十縱司令,反正他不想當副職。
下級不愿執(zhí)行命令,換作哪個上級或許都會不滿。但梁將軍的實力擺在那兒,羅帥也十分信任他,所以最后直接拍板,給他升了一級。
然而,等梁興初到任后卻“傻了眼”。原來十縱的來頭可不小,它正是由王震將軍當年進行“二次長征”,所帶領的359旅這支鋼鐵部隊發(fā)展而來的。
其中的將領,他們的革命資格大多都要比梁興初還要老、還要深。
不過梁將軍未負重托,他上任后便帶著十縱一路沖殺猛拼,一舉打出了赫赫軍威。
1948年,遼沈戰(zhàn)役打響后,東野率先圍住了錦州,斷送了敵人企圖逃向華北戰(zhàn)場的退路。
為了解錦州之圍,老蔣當即命令廖耀湘兵團急速西進,馳援錦州。
敵人援軍有數(shù)萬之眾,能否攔住他們,成為了錦州勝利的關鍵。
于是東野當即命令梁興初率十縱前往黑山,不惜一切代價都要阻止敵軍進入主戰(zhàn)場。
就這樣,面對猶如餓狼撲食,兇猛沖來的數(shù)倍敵軍,梁興初指揮十縱在黑山、大虎山建立了防線,并與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敵軍憑借著重炮和飛機,對我軍陣地進行輪番轟炸,以猛烈的攻勢從我軍手中奪過了黑山城東的101高地。
眼見防線就要被突破,梁興初當即來到陣前指揮。他命令所有炮兵集中,一起向高地進行猛攻。
等打開敵陣的突破口后,他又親自上陣,率部分路向高地突圍,與敵人展開近戰(zhàn)。
在經(jīng)過一番血戰(zhàn)后,高地成功被奪回,黑山也有驚無險地被守住。
此后,敵人又加強火力,一次次發(fā)起反撲。而梁將軍也始終堅守在火線上,巋然不動,一次次將陣地奪了回來。
最終,十縱以付出四千多人的代價,獲得了殲敵兩萬的重大戰(zhàn)果,并成功完成了阻擊任務。
可以說,遼沈戰(zhàn)役之所以能進行得如此順利,梁將軍功不可沒。
黑山阻擊戰(zhàn)讓他一戰(zhàn)成名,而在朝鮮戰(zhàn)場上,他更是名揚全國。
老將歸來
1950年,當他帶著38軍威風凜凜地進入朝鮮時,彭老總非常高興,也很期待他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英勇表現(xiàn)。
豈料,在第一次戰(zhàn)役中,一向攻無不克的梁將軍竟然罕見地失利了。
由于情報有誤,他錯過了最佳的殲敵機會,最終讓駐守熙川的敵軍逃走了。
彭老總很是生氣,當即就批評了他一頓,說他們只會做“表面功夫”。
這讓年輕氣盛的梁將軍哪里忍得了?為了一雪前恥,在第二次戰(zhàn)役中,他直接將最艱巨的任務——攻打德川,攬了下來。
而這一仗,38軍也終于發(fā)揮出了他們原本的戰(zhàn)斗力,當時成功消滅了德川之敵,并搶占了三所里,最后還打退了敵人一次次反攻。
從此,他便成為了威名赫赫的“萬歲軍軍長”。
回國后,中央也一直對他倍加重用,先后讓他擔任了海南、成都軍區(qū)司令。
但因為長年累月的戰(zhàn)斗生涯,早已讓他的身體不堪重負。不久,他便病倒了,只能到后方療養(yǎng)。
但即便如此,中央也始終關注著他的情況,希望他能早日回到軍隊,繼續(xù)為國做貢獻。
直到1980年,梁將軍終于回到北京。中央得知后非常高興,當即指示葉帥為他安排工作。
葉帥也非常重視此事,在經(jīng)過慎重考慮后,他決定調對方到濟南軍區(qū)擔任軍事顧問。
雖然這個職務不比他之前高,但葉帥也是為了他的身體著想,希望他能回部隊工作的同時也能減少些負擔。
結果,向來喜歡打仗、并把部隊當家的梁將軍,在聽說此事后卻直接擺擺手說:算了!
葉帥一開始還以為他是嫌棄職務小,還給他做了好長時間的思想工作。
但梁將軍卻表示,自己并不是在乎職位的高低,只是他離開軍隊多年,部隊各方面的發(fā)展他已經(jīng)不太熟悉了。
況且現(xiàn)在有這么多優(yōu)秀的人才,他認為應該將職位讓給這些年輕人,給他們一些機會。
見他心意已決,葉帥雖然有些遺憾,但還是選擇尊重他的想法。
雖然梁將軍最終并未能回到軍隊工作,但他在軍中的地位一直未變,戰(zhàn)友或老部下有什么問題都會向他請教,中央也一直對他給予著關照。
回顧將軍的戎馬一生,他總是奔赴在最危險的地方,用自己的血汗為子孫后代開辟出了一個和平盛世。
我們也應記住這些老革命家的功績,并對他們報以敬畏和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