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這陣兒可太火了!
暑假剛開個頭,外地車就把海邊公路堵得嚴(yán)嚴(yán)實實,本地人刷朋友圈刷到自家小區(qū)門口停滿蘇浙滬的牌照,都笑說這哪是來旅游,分明是把威海灣給“圍”起來了。
火炬八街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那條下坡路擠得連自行車都過不去。
穿碎花裙的姑娘舉著奶茶排隊拍海,大爺大媽扛著絲巾往礁石上湊,想找個空當(dāng)拍張“只有海沒有人頭”的照片?難!有本地小伙發(fā)視頻吐槽:“以前晨跑十分鐘能來回,現(xiàn)在走半小時還在街角挪,光給游客讓路了。”
#威海頭條#
#聊聊威海事#
熱門地兒全爆了。
劉公島的輪渡票早上六點就搶光,碼頭排隊的人能從候船廳排到馬路牙子;
國際海水浴場更別提,沙灘上的遮陽傘密密麻麻,像撒了一地彩色蘑菇,海里游泳得小心撞著人;連幸福門底下喂海鷗的,都比海鷗多三倍,面包屑一撒,幾十只手同時往上舉。
本地人現(xiàn)在都繞著景點走。阿姨們跳廣場舞改去了里口山,說那邊清凈;年輕人專鉆老船廠改造的文創(chuàng)園,躲在咖啡館里看窗外人潮,笑稱“這波游客把威海的洋氣都帶起來了”。
有出租車師傅說,最近接活兒凈是去成山頭的,游客聽說那是“天盡頭”,非得去踩踩,其實本地人覺得就是塊海邊大石頭。
商家們忙得腳不沾地。
海鮮排檔的蒸汽鍋從早冒到晚,鲅魚餃子一屜接一屜出籠,威海衛(wèi)啤酒箱堆得比人高。有開民宿的大姐算過,現(xiàn)在一天的收入頂?shù)蒙弦郧鞍雮€月,就是累得倒頭就睡,“客人要趕海工具,要防曬衣,半夜還得送充電器,不敢怠慢”。
不過投訴倒沒多多少,商家都知道現(xiàn)在是風(fēng)口,誰也不想砸招牌。
政府也急著搭把手。環(huán)海路分時段限行,用無人機盯著海水浴場的人流;劉公島搞了分時段預(yù)約,上島人數(shù)卡得死死的;連老洋房扎堆的金線頂,都派了志愿者指路,生怕游客走丟。
有本地人發(fā)現(xiàn),最近街頭警車多了,沙灘上救生員來回巡邏,喇叭里反復(fù)喊“退潮時別往深海走”。
這熱鬧勁兒透著新鮮。老威海人說,活了大半輩子,沒見過威海這么“出圈”——以前夏天就靠周邊城市游客撐場面,現(xiàn)在連海南、廣東的游客都打飛的來,說“就想躲威海涼快涼快”。
有些老鋪子也趕時髦,開了抖音直播賣海產(chǎn),沒想到單量比店里還多。
有意思的是,游客多了,本地人才發(fā)現(xiàn)自家城市藏著這么多寶貝。
以前嫌偏僻的海驢島,現(xiàn)在成了親子游熱門;連賣了三十年海菜包子的小攤,都被游客拍火了,老板樂得合不攏嘴。
估計暑假過了能松快些,但這股熱潮怕是剎不住車。
威海這地方,以前低調(diào)得像海邊的貝殼,現(xiàn)在突然被全國人捧在手心,熱鬧是熱鬧,就是得攥緊了別摔著——畢竟,誰不想讓這片海一直干凈又舒心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