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結束訪英,兩國達成歷史性合作,為何說這是歐洲“變天”之兆?波蘭雇傭兵和志愿者在烏克蘭參戰,普京已被逼到墻角嗎?
法國總統馬克龍11號結束了對英國的三天訪問。在這次訪問中,法國總統時隔17年再次在倫敦唐寧街和英國首相見面,也是從英國脫歐以來,第一次有歐盟領導人訪問英國,倫敦當局無疑在試圖加強和歐洲的關系,馬克龍無疑也有此意。而用馬克龍的話來說,歐洲局勢已發生變化,法英的伙伴關系也“必須作出調整”。不得不承認,馬克龍這次訪英確實取得了一個重大成就,英法這兩個聯合國五常成員國,在軍備合作領域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10號,英法正式簽署《諾斯伍德宣言》,宣言有兩個核心內容,一是首次明確兩國協調各自的核威懾力量,二是強調“任何威脅英國或法國核心利益的對手,可能面臨兩國核力量的聯合回應”!毫不夸張地說,這標志著英法兩國在空前地加強彼此的核關系,頗有一種打造歐洲本身核保護傘的味道。原本英法兩國各自擁有獨立的核威懾力量,兩國有自己的戰略導彈核潛艇,用來保護自己足夠了。而英法現在之所以要進一步加強彼此的核力量合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國和俄羅斯的影響。
先說美國,本來美國作為西方國家的老大哥,也承擔起了保護其他西方國家盟友的責任,很多歐洲國家就不太在意核安全問題,畢竟有美國的核保護傘。但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一切都變了,特朗普出了名地只顧錢,不顧盟友情誼,甚至還說過美國可能不會保護那些沒把錢交夠的北約國家。再說俄羅斯,自從2022年的俄烏沖突爆發之后,俄羅斯和歐洲的關系急劇惡化,俄羅斯在沖突期間多次警告“歐洲可能直接和俄羅斯開戰”的危險,如今俄烏沖突的確有升級外溢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心里就會打鼓,擔憂美國不靠譜,擔憂俄羅斯的核威懾,這才有了法國拉著英國搞的核威懾合作。
雖然英法的核力量加在一起也不能和俄羅斯匹敵,但英法的最新合作表明,除去美國外的其他北約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正在尋求建立自己的“核保護傘”,從長遠來看,這種趨勢對俄羅斯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歐洲大幅度地加強自己的核力量建設,以后的歐洲可能會“變天”,成為又一股單獨對抗俄羅斯核威懾力的戰略力量,某種程度上說,這真是聯合國五常中的兩國“圍攻”俄羅斯了。
但俄羅斯總統普京恐怕暫時顧不上英法的動作了,英法要整合乃至發展各自的核威懾力量,少說要三年五載才能產生顯著效果,俄羅斯現在的主要任務還是解決俄烏沖突前線的麻煩。俄烏兩軍目前還在蘇梅、紅軍村等地激戰,俄軍雖然在推進,但速度緩慢,按這個速度,今年俄羅斯沒法完成攻克整個頓涅茨克州的目標,更別提拿下烏東四州了。有信息顯示,在前線的烏軍作戰部隊中,有不少的外國雇傭兵和志愿者出現,像波蘭籍的志愿兵和雇傭兵尤其多。可以認為,烏軍也把可用的增援都用上了,拼了命都想要咬住土地,不讓俄軍在2025年奪取太多地盤。現在的情況對普京來說其實很緊張,都知道美國在努力斡旋俄烏沖突,2025年是俄羅斯結束沖突的契機,如果今年俄軍還是打成僵局,等到美國對俄羅斯失去耐心,歐洲的軍工產能逐漸提起來以后,普京恐怕真的會被逼到墻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