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對于早年看過《西游記》的人都知道,這部神話小說,講述的是唐僧帶著三個徒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靈山,取得真經的故事,雖然這部小說創作于明清時期,但真正變成家喻戶曉的經典名著,還是在楊潔改編的86版《西游記》之后
老版的《西游記》雖然只有20多集,可無論拍攝的畫面還是劇情,至今都無法超越,楊潔導演更是提取了其中幾個最具代表性的磨難
之所以說代表,是因為看過原版《西游記》的人都知道,所謂的九九八十一難,其實真正安排給唐僧的并不多,大多數都是菩薩給唐僧手下徒弟安排的,比如“四圣試真心”,考驗的就是豬八戒
類似的劇情在86版中還有女兒國和天竺國,不過和女兒國不同,原版的唐僧在天竺國中其實還是挺危險的,只不過楊潔導演覺得,如果把玉兔精塑造成一個蛇蝎美人,那就跟女兒國的蝎子精沖突了,所以就突出了玉兔精的溫柔,讓觀眾覺得這一難,就是一個小兔子,想嫁給唐僧
雖然天竺國的劇情很短暫,可是當年觀眾看的時候卻很起勁,原因無他,因為當時這部劇的拍攝場景的確在國外,而且還有很多充滿異域風情的舞蹈和裝束,也算是楊潔導演給觀眾發的一波小福利
但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天竺國的這段劇情,從開拍到結束,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當初86版《西游記》在國內上映時,其實完整的劇情并沒有拍完,比如天竺國的這段鏡頭,開拍的時間是在1987年的4月,楊潔導演帶著劇組從云南趕到泰國,正片全部拍完的時候已經是11月份,而且這段鏡頭拍攝的時候也是斷斷續續,距左先后兩次到泰國取景,直到拍完靈山成佛的鏡頭后,才又重新補拍了幾段玉兔精的鏡頭
至于如何分辨這個畫面,其實看玉兔精就知道了,當時扮演玉兔精的演員是李玲玉,第二次拍攝的時候李玲玉并不在現場,所以但凡是遠景,都是后來在泰國補拍的,包括唐僧結婚跳舞的那段遠鏡頭
其實天竺國的玉兔精,除了主演李玲玉以外,還有三位替身在劇中出場過,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
第一位替身出場的時間是在公主選親的鏡頭,當時有一段遠景是公主坐在大象上,但坐在象上的演員并不是李玲玉,而是泰國一家銀行的職工,至于為什么后來大家又看到李玲玉坐在大象上,是因為這段鏡頭是回到云南之后補拍的
第二位替身是玉兔精的身份暴露之后,李玲玉有一場破窗而出的戲,當時這段戲,李玲玉是在現場的,不過考慮到道具的原因,楊潔還是選了一位有武打功底的替身,代替玉兔精完成了這段鏡頭
第三位替身名叫馬麗珠,她拍攝的鏡頭是玉兔精跳河輕生的畫面,因為當時李玲玉拍了一次穿幫了,劇組又沒有其他代替的衣服,所以只能第二天重拍,可李玲玉第二天就要趕回上海,只能請了一位替身代為拍攝
馬麗珠不僅僅演過玉兔精,《西游記》大結局時,她還扮演過觀音菩薩左大玢的替身
其實作者對于這段鏡頭,還有一個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唐僧和玉兔精舉辦婚禮時唱的那首《天竺少女》,這首歌后來在國內風靡大街小巷,而她的原唱就是玉兔精的扮演者李玲玉,詞曲則是出自許鏡清和閻肅之手
閻肅在創作這首歌詞時,借鑒了很多印度音樂的元素,其中就包括了不斷重復的一句“沙里瓦”,可很多人當時都不明白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起初大家都覺得,“沙里瓦”應該是印度語里的發音,翻譯為美麗,因為美麗在印度語里發音就是沙里,后來閻肅在接受采訪時,才說明了這個詞的含義,原來“沙里瓦”本身就是一個語氣助詞,跟我們戲曲里的“咿咿呀呀”,和俄羅斯人口中的烏拉沒有什么不同,并不能代表什么特殊的含義
不知道在座各位當初覺得,“沙里瓦”是什么意思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