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俄羅斯方面一度大張旗鼓地宣稱維修即將完工,但在歷經七年、淪為國防官員和軍工企業侵吞維護資金的工具后,銹跡斑斑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最終還是停工,維修計劃化為泡影。——目前,俄羅斯國防部已暫停對曾是俄海軍旗艦的該航母的持續維修,正商議該艦的后續處置方案。據俄媒報道,俄國防部正考慮徹底終止維修計劃。
盡管其命運已然注定(拆解),但俄海軍或許仍會暫時做做樣子,假裝仍在進行某些維修工作。否則,它只會像自2017年以來那樣繼續銹蝕——當年該艦從敘利亞執行完作戰任務返回后,便進入了一波三折的大修與現代化改造階段。
起初,俄方計劃在2022年完成維修,后來推遲至2024年。然而,當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失去耐心,率領委員會前往船塢視察時,卻發現這艘航母不僅無法投入戰斗,甚至連自主駛離碼頭都做不到。
盡管實際情況如此,俄媒卻充斥著關于該航母即將重新服役、再度領軍俄艦隊的報道,尤其渲染其將在“反擊美國人”中扮演核心角色——幕后公關團隊的運作簡直不要太明顯……
甚至當時還有消息稱,艦載機飛行員已重新開始訓練,準備重返“庫茲涅佐夫”號服役。但事實與此相去甚遠——在2025年2月,有人看到該航母編隊配屬的Su-33艦載戰斗機在奧列尼亞機場附近為戰略轟炸機護航,而該機場距離它們本該所在的克里米亞薩基飛行員訓練中心超過2500公里。這意味著該飛行中隊已經幾乎不太可能再重歸航母執行戰斗任務。
而飛行員的狀況更是岌岌可危:多數記得如何在“庫茲涅佐夫”號跑道上著陸的飛行員已經退役,留存下來的也數年沒有起降訓練而技藝生疏。由于Su-33艦載戰機隊缺乏實際訓練,這意味著“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即使馬上入役,其至少在未來幾年內其上的空中力量都無法投入使用,需要進入復訓……。
此外,在這場一再拖延的維修過程中,還發生了多起事故——俄羅斯最大的浮船塢沉沒、一臺起重機在“庫茲涅佐夫”號甲板上砸出20平米大的深坑、該艦分別于2019年和2022年發生兩次火災。
更為詭異的是,在此期間俄羅斯承包商不斷發現莫名的“缺陷”,要求追加資金投入——而這些資金隨后落入了承包商和官員們的口袋。
最終,這場維修已經耗費了約1000億盧布(約合11.3億美元),但在近八年后(自2017年開始)卻毫無突破性成果。“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在數十年的服役生涯中最大成就將是淪為俄羅斯國防部、海軍、軍事承包商、船廠的ATM……
【小編毒舌】如果繼續修復——那么它仍然將會作為俄羅斯國防系統的洗錢工具存在;另一種可能則是俄羅斯軍方領導層決定終結這一尷尬局面,它將被拆解成廢鐵,但俄羅斯海軍將失去惟一的航母,而且在你我可能的壽命中都將不會再看到俄羅斯海軍有新航母下水服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