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開啟為期三天的對英國國事訪問。這是法國領導人時隔17年再次到訪英國,也是英國脫歐后歐盟國家領導人首次訪英。
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法國正在與英國合作,計劃籌組一支規模高達5 萬人的聯合軍事特遣部隊,未來或將部署至烏克蘭,參與俄羅斯的前線沖突。正在將聯合部隊從旅級擴編至軍級,部隊也將具備大強度戰斗能力。
這支部隊除了法、英兩國參與外,也可能吸引其他有意愿國家共同加入,進一步擴大規模。這項新宣布與馬克龍先前提出的“旅級”部隊構想不同。當時對于旅級部隊設定為“戰后”部署,用以維穩與協助重建。但此次的軍級部隊可能直接投入到現在的戰斗中。
如果歐洲國家的軍隊介入俄烏沖突,戰爭升級是必然的,戰火甚至可能擴張到整個歐洲。
歐洲大陸再次被英國帶入一條危險的道路,從頭到尾其實都在英國的算計中。
正是因為北約東擴才引發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而北約東擴就是美英控制歐洲的辦法。
英國要控制歐洲,向來都是靠挑撥歐洲大陸國家相互戰爭、敵視,英國得以居中制衡,現在美國也學到了這一套手段。美英不斷塑造蘇聯的侵略性,造成歐洲國家對其的恐懼,積極要求美國的保護。北約東擴不斷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最終導致戰爭。
只要發生了戰爭也正好證明了俄羅斯的危害性,歐洲國家則更加依賴美國。
英國是最積極推動歐洲戰爭的國家,俄烏沖突一個月后,俄羅斯與烏克蘭的代表團就在土耳其達成了停戰協議,就等著雙方領導人簽字。就在這關鍵時刻,當時的英國首相約翰遜親自趕到戰火中的基輔,拍胸脯保證西方國家會全力支持烏克蘭奪回被占領土,打敗俄羅斯。
沒有執政經驗的澤連斯基聽信了約翰遜的建議,撕毀了停戰協議,戰爭繼續。
在美國拒絕給予烏克蘭遠程導彈的情況下,英國為基輔使用“風暴之影”巡航導彈攻擊俄羅斯境內開了綠燈。這無疑是讓戰爭升級的征兆,隨后美國也向烏克蘭提供了遠程導彈。
歐盟對俄羅斯實施了十多輪制裁,但并不想介入沖突,只是為烏克蘭提供軍備。在英國的一再慫恿下,連一向與普京關系不錯的馬克龍也反轉了。
2024年2月,馬克龍曾宣布愿意向烏派遣地面部隊,引起了北約其他國家的強烈反對。德國總理朔爾茨曾稱,北約其他國家“幾乎一致”反對這一想法。
該計劃隨后被擱置,直到當年11月,英國首相斯塔默訪問巴黎,英法兩國“重新啟動”有關向烏克蘭派遣西方國家軍隊的討論。由于美國可能因為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而停止對烏軍事援助,英法想借此在歐洲領導一個“核心盟友集團”來對抗俄羅斯。
這個時候,英國就已經為特朗普可能停止軍援烏克蘭做準備了,首先拉攏法國,激情的馬克龍非常配合。當月,英國政府向烏克蘭交付了數十枚“風暴之影”遠程導彈,進一步刺激了俄羅斯。
俄羅斯加強對烏克蘭的攻擊又刺激了歐盟。
法國外交部長巴羅表示,烏克蘭的安全與歐洲的安全直接相關,因此西方不應在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方面“設定紅線”。對于是否會向烏派遣軍事人員,“不排除任何選項”。
2025年1月,特朗普上任后,堅持要烏克蘭停戰。在烏克蘭最低落的時候又是英國趕來提供支持,擔心烏克蘭堅持不住。
3月16日,英國首相斯塔默承諾到2030年每年向烏克蘭提供30億英鎊援助。他還表示,除了軍事援助外,“英國準備好并愿意在必要時派遣我們的部隊,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英國當然不會自己一家干,3月2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等27個國家的領導人和政府首腦在巴黎舉行支持烏克蘭的“志愿者聯盟”峰會,討論對烏軍事援助,向烏克蘭派駐軍隊的問題。
當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指責英國和法國“以維和任務為幌子、策劃對烏克蘭的軍事干預”,稱這種干預可能導致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發生直接軍事沖突。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稱,歐洲已經開始軍事化,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參戰的一方。
英國在不斷推動戰爭繼續下去,哪怕美國不再提供武器,英國就制造恐怖情緒,激勵歐洲國家為烏克蘭出錢出力。
最新的情況是,7月10日,特朗普表示他與北約達成協議,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運送武器,而且北約將“百分之百”支付這些武器的費用。
美國也恢復了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英國的堅持換來了成果,戰爭繼續。
這一打就是三年,烏克蘭畢竟是小國,扛不住長期的戰爭。戰場情況越來越糟,烏克蘭失去了東部四州,俄羅斯現在有意占領更多的領土;烏克蘭國內的基礎設施、能源實施遭到嚴重破壞,戰后幾十年都難以恢復。西方的支持也越來越不到位了,烏克蘭在耗盡國家僅存的一點國力勉強維持。
英國不斷推動歐洲的戰爭,俄羅斯、歐盟經濟受損嚴重。
俄羅斯已經有幾年通脹率保持在9.9%,民眾生活越來越艱難。2025年第一季度,俄羅斯油氣收入暴跌280億美元,預算缺口擴大至歷史峰值。
俄羅斯企業家聯盟主席紹欣警告:200萬家中小企業瀕臨違約,它們承載著全國60%的就業崗位。
戰爭正吸干俄羅斯經濟的血液,俄軍開出天價征兵條件:莫斯科合同兵第一年收入520萬盧布,是當地人均收入的4倍;陣亡撫恤金達1000萬盧布,傷員補償600萬盧布。
經濟部長列舍特尼科夫公開警告“俄羅斯正處于衰退邊緣”,央行行長納比烏琳娜直言國家資源已“耗盡”。
克里姆林宮與央行的分裂公開化。納比烏琳娜因維持21%高利率遭普京審計打壓,她堅持警告:“停戰是阻止經濟崩潰的唯一出路”。
這場被普京視為“必勝”的戰爭,正讓俄羅斯經濟陷入崩潰漩渦,軍費吞噬民生、能源收入腰斬、制造業斷骨。
這3年的戰爭,歐盟GDP增長率從2022年的?3.6%?,降到隨后兩年都不到1%。
歐盟現在面臨多方壓力,沒有了俄羅斯的廉價能源,自己經濟不行還要向烏克蘭提供援助,被特朗普逼著增加軍費到5%。
11日,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美國將對歐盟輸往美國的產品征收30%的關稅,該關稅獨立于所有其他行業關稅。特朗普還威脅稱,歐盟必須向美國提供完全開放的市場準入,且不征收報復性關稅。
因為中國還與俄羅斯有貿易往來,歐盟指責中國支持俄羅斯,對企業補貼、產能過剩對歐洲傾銷。歐盟主動取消了與中國的高層經貿會談,直接打亂了中歐領導人峰會的籌備計劃。
現在的歐盟與中美俄都有沖突,已經斷絕了與俄羅斯的貿易往來,對中國去風險化,對美國要減少依賴,歐洲的前景在哪里已經搞不清楚了。
英國將歐盟和俄羅斯兩個宿敵搞得這么狼狽,應該滿足了,可英國自己也不行了。
英國經濟已連續第二個月陷入萎縮。5月GDP環比下滑0.1%,較4月0.3%的萎縮幅度略有收窄,若6月產出降幅達0.4%及以上,季度經濟將較第一季度0.7%的增速出現明顯惡化。
保守黨15年執政已經將英國經濟掏空了,工黨接了爛攤子。英國竭力拖垮歐盟,自己也跟著倒霉了。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現在的歐洲就是在比爛,沒有什么好的跡象。在高科技、網絡、人工智能、新能源、太空、軍備都落后于中美,看不到前途。
歐洲實力這么不濟,還要堅持打仗,紅了幾個世紀的歐洲在內焦外困中加速沉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