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文
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俄烏問題上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著實讓人大跌眼鏡。從年初上臺后頻頻對烏克蘭施壓、暫停軍援,到如今高調宣布恢復并加大對烏克蘭的武器支持,甚至揚言要動用“總統撥款權”送去價值3億美元的“愛國者”導彈和中程火箭彈,特朗普這“變臉”速度堪比翻書!更離譜的是,他還整了個“北約買單”的新花樣,把美國軍火賣給北約,再由北約轉交烏克蘭,號稱自己“零成本”援烏。
從“斷供”到“慷慨”送武器
今年7月初,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暫停對烏克蘭的部分軍援,理由是美國軍火庫快被掏空了。據美國媒體爆料,這決定是五角大樓擅自拍板,副防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推波助瀾,覺得美國在烏克蘭身上花太多錢,歐洲該多出點血。結果,這事兒搞得特朗普措手不及,連國務卿魯比奧和烏克蘭事務特使基思·凱洛格都是從新聞里才知道的,堪稱白宮和五角大樓的“大型翻車現場”。
可沒過幾天,特朗普就變了臉。7月7日,他在白宮記者會上信誓旦旦地說:“烏克蘭正被俄羅斯猛揍,我們得送更多武器,幫他們自保!”7月8日,他批準向烏克蘭運送155毫米炮彈和制導火箭炮導彈。
不僅如此,他還計劃首次動用“總統撥款權”,從美國軍火庫掏出價值約3億美元的裝備,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和中程火箭彈,號稱要送10套“愛國者”給烏克蘭。
更絕的是,特朗普10日宣布,這些武器將先賣給北約,再由北約轉交烏克蘭,費用由北約“100%埋單”。這操作,簡直是“空手套白狼”的教科書!相比之前,特朗普上臺后從沒用新授權給烏克蘭送過武器,全是啃拜登政府的老本。現在,他不僅恢復軍援,還玩起了“高大上”的新模式,擺明了要給烏克蘭送“牌”,對抗俄羅斯的攻勢。
特朗普這波援烏操作,絕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精打細算的結果。背后既有外部壓力,也有國內考量,更少不了他那套“交易的藝術”。1. 北約的“最后通牒”:不援烏就踢美國出局
特朗普的轉變,很大程度上是被北約逼的。6月北約峰會期間,法國、德國、波蘭等國放出狠話:如果美國敢徹底停援烏克蘭,歐洲就另起爐灶,搞個“歐洲安全聯盟”,把美國晾在一邊。這對特朗普來說可是個大危機——美國要是被踢出北約主導的歐洲安全體系,全球老大哥的地位還怎么保?
于是,他來了個“曲線救國”,通過北約轉運武器,讓北約掏錢,既保住盟友的面子,又不讓美國掏腰包。北約秘書長呂特雖然沒明說,但也在X上敲邊鼓,催促各國給烏克蘭加碼彈藥和防空系統,擺明在給特朗普“撐場子”。2. 軍火商的“金光大道”:既賺錢又不貼錢
別看特朗普嘴上喊著“美國優先”,他可沒忘了給軍火商們“送溫暖”。美國軍工復合體早就看上了援烏這塊大蛋糕——一套“愛國者”系統25億美元,一枚導彈1000萬美元,10套“愛國者”就是一筆天文數字的生意!
更妙的是,北約“全額買單”的模式讓美國軍火商賺得盆滿缽滿,特朗普政府卻不用掏一分錢。這種“既賣軍火又不貼錢”的買賣,簡直是特朗普“交易藝術”的巔峰之作!難怪他突然對烏克蘭這么“慷慨”,原來是找到了一條發財新路!3. 國內政治的“緊箍咒”:甩掉“親俄”帽子
特朗普這波操作,還有個大背景——國內政治壓力。年初上臺后,他一門心思想通過施壓烏克蘭、示好普京來促成俄烏停火,甚至吹噓能“24小時內解決問題”。結果,普京壓根不買賬,7月3日通話后,特朗普氣得直呼“失望”,公開diss普京“嘴上客氣,毫無實質”。
國內民主黨和其他反對派抓住機會,給他扣上“親俄”“跪舔普京”的大帽子,輿論壓力山大。為了扭轉形象,爭取中間選民,特朗普必須做點啥證明自己“站對隊”。援烏就成了他的救命稻草,既能反擊“親俄”指責,又能在2026年中期選舉前拉攏選票。他還放風說7月14日要發表關于俄羅斯的“重大聲明”,再秀一把存在感。4. 俄烏僵局的“籌碼博弈”:兩邊下注
俄烏沖突打了三年多,戰局僵持不下。俄羅斯最近加碼空襲,7月10日對基輔等地狂轟10小時,烏克蘭防空系統忙得焦頭爛額。而烏克蘭因美援不穩,之前在庫爾斯克吃了大虧。特朗普這時候恢復援烏,既是給烏克蘭打氣,也是給俄羅斯施壓。
7月10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馬來西亞和俄外長拉夫羅夫密會,討論什么“停火新路線”。俄方拋出了一些“新想法”,但顯然沒談攏。特朗普的援烏操作,擺明了是想在未來談判中多攥點籌碼——既給烏克蘭撐腰,讓俄羅斯不敢輕舉妄動;又留著和普京談判的余地,隨時準備“摘桃子”。這手“兩邊下注”的玩法,妥妥是特朗普的風格!新模式怎么玩?
特朗普的援烏新招,是把武器賣給北約,再由北約轉給烏克蘭,費用全由北約掏腰包。這招看著高明,既省錢又保住面子。據說首批武器包括“愛國者”導彈和中程火箭彈,價值約3億美元,未來可能還有10套“愛國者”系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樂開了花,稱已收到美國恢復軍援的信號,還和德國、挪威敲定了幾套“愛國者”系統的采購。這波援助能讓烏克蘭的防空和火力更硬,至少短時間內不至于被俄羅斯壓著打。
對俄羅斯來說,特朗普的轉向有點打亂節奏。普京本來指望特朗普上臺后會逐步退出援烏,結果人家不僅沒撤,還加碼了!俄外交部嘴上說“不care”,但俄軍估計得抓緊時間,在美援大規模到位前猛攻哈爾科夫、敖德薩等地,搶占更多地盤。俄羅斯還可能在歐洲扶植反戰勢力,拿能源和移民問題給西方找麻煩,拖延時間。特朗普的“交易”能換來和平嗎?
特朗普這波援烏,表面看是大手筆,實則是“交易的藝術”再現。他既想討好北約盟友,又想讓軍火商數錢數到手軟,還得甩掉“親俄”帽子,順便在俄烏談判中當“關鍵先生”。
可問題是,俄烏沖突的爛攤子哪是這么容易收拾的?普京咬死不松口,烏克蘭有美歐撐腰也不肯低頭。特朗普的“重大聲明”也許會拋出新招,但能不能打破僵局,都沒信心。
更麻煩的是,特朗普團隊內部還亂成一鍋粥。五角大樓和白宮在暫停軍援上的“烏龍”暴露了決策的混亂,未來要是執行中再出岔子,美國的國際信譽還得再挨一刀。
說到底,特朗普這“變臉”大戲,更多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和美國的地緣戰略,至于能不能給烏克蘭帶來和平,恐怕連他自己心里都沒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