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難以承受的豪華稅壓力,到球員日益加重的負荷,導致每一年的季后賽都像是一場消耗戰。看看凱爾特人就知道了,作為衛冕冠軍,他們在2024-25賽季開始前保留了高達97%的輪換陣容,在常規賽贏下了61勝,幾乎所有人都預料波士頓能夠重返總決賽。
然而,在東部半決賽第4戰,塔圖姆在撲球時遭遇跟腱撕裂,屬于凱爾特人的世界瞬間崩塌,命運的打擊來得就是這么快。由于為了沖擊冠軍,綠軍累積了過高的薪資總額,再加上塔圖姆的重傷,很大程度上拉低了球隊短期的戰力上限,綠軍被迫調整陣容架構。
而過去幾周時間里,凱爾特人將霍樂迪交易到開拓者,換回小西蒙斯和兩個次輪選秀權。接著和老鷹、籃網完成三方交易,將波神送往老鷹,換回了喬治-尼昂和一個次輪。
這兩筆交易雖然在預料之中,也合乎理性,但對于綠軍球迷而言,其中也難掩些許低迷。塔圖姆的重傷多少緩沖了這些交易原本應該帶來的震撼感,他們已經早早退出了下賽季的爭冠事業。但回想幾個月前綠軍的氣勢,再看看如今的現實,很容易理解球隊高層為什么在這個節點選擇止步。
霍樂迪今年已經35歲,合約到2028年為止,總值達1.4億;波神將在8月滿30歲,合約是3070萬的到期合約。原本預期中凱爾特人要處理這兩名球員勢必要搭上選秀簽作為籌碼,結果他們不但沒付出選秀資產,反而還拿回了兩個次輪,這絕對堪稱兩筆神操作。
總體來看,凱爾特人處理了大約1.35億的薪資,僅僅換回3600萬左右的合約。換句話說,霍樂迪和波神原本預計將占據下賽季球隊薪資40%,而小西蒙斯和喬治-尼昂加起來只占了大約23%。
這兩筆交易讓綠軍成功將薪資壓在聯盟新規的第二條土豪稅線之下。雖然球隊目前還是面臨罰金,但他們還有足夠的操作空間,能夠在今年夏天或者是明年二月交易截止日前,通過其他手段躲過奢侈稅。至于杰倫-布朗和懷特,他們二人大致會留下,但如果斯蒂文斯收到無法拒絕的報價,他也很可能會考慮出手交易。
至于小西蒙斯,尤其值得關注。他才剛滿26歲,現有合約也將在本賽季結束后到期,他會在新球隊待多久依舊是一個未知數,但不一定會太過于輕松,他的防守缺陷問題嚴重,也沒有什么季后賽經驗可言,只是在塔圖姆受傷后,綠軍需要更多持球和外線進攻,而他的爆發力正好能夠補上這個缺口。
可以預想一種局面,小西蒙斯如果善用凱爾特人的空間優勢,至少可以期待他打出場均20分以上的高效表現。如果真的如此,凱爾特人至少可以在賽季中期將他兌換成薪資更低的球員,進一步達成球隊避稅目標。
只要馬祖拉能夠繼續擔任主帥,這支綠軍還是會大量出手三分,不過現在他們可能得在更快的節奏下制造出機會,這也引出了另一個關鍵問題:
凱爾特人在2025-26賽季會有什么樣的競爭水平?
嚴格來講,綠軍目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從現有陣容來看,球隊的基礎輪換基本初具雛形了:杰倫-布朗、德里克-懷特、小西蒙斯、喬治-尼昂、薩姆-豪瑟、普里查德、奎塔、JD-戴維斯、貝勒-謝爾曼、喬丹-沃爾什。
對于一支刻意退步、期望塔圖姆在2027年康復后再東山再起的球隊來看,這并不是什么壞環境。凱爾特人依舊有機會打出不錯表現,甚至可能抽中不錯的樂透簽,至少現在來看,綠軍現在還不至于完全清空即戰力陣容。
即便未來幾個月還會有很多變數,但此刻的綠軍依舊擁有2024年冠軍隊伍中的兩名首發、當賽季最佳第六人,以及球隊出色的三分火力。
此外,綠軍在波神的交易中創造出了2250萬的交易特例,這個特例直到明年七月才會到期。他們有可能在明年夏天動用非豪華稅中產特例,同時保有2026、2027、2028、2030和2031年的首輪簽。
要完整評估這兩筆交易的價值,現在還太早,我們不確定凱爾特人什么時候有機會重返爭冠行列。在這之前,綠軍至少還有一年多的蟄伏時間,塔圖姆需要證明自己能恢復到傷前水平,但選擇送走霍樂迪和波神的決策,已經展現出了這支球隊在困難情況下作出最佳判斷的能力。
很快,在接下來的新賽季,我們就能看到,凱爾特人重返巔峰的路會有多艱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