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1日,克里姆林宮表示,任何歐洲部隊在烏克蘭的部署都是“不可接受的”。
俄羅斯這一表態,是在回應法國總統馬克龍前一日針對俄烏停火后可能在烏克蘭部署軍隊的言論。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外國部隊出現在俄羅斯邊境附近是不可接受的。”他還譴責歐洲領導人有“反俄軍事主義”
當地時間7月11日,法國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克哈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法國正面臨日益嚴重的威脅。他強調,俄羅斯已將法國視為優先打擊目標之一。
“俄羅斯視法國為優先打擊目標之一”
布克哈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俄羅斯擁有“完備的軍事力量”,具備從網絡戰、衛星偵察到潛艇作戰等多維度作戰能力。“俄羅斯隱藏行蹤,偽裝行動,他們無處不在”,且在各個方面沒有短板。
他特別強調了俄羅斯發動的信息戰,無論在法國境內,還是在法國境外。他以非洲為例,法國正在為俄羅斯發動的“極其強大的”信息戰付出代價,“在班吉,法國國旗被燒毀,而與此同時升起了俄羅斯國旗,這絕非巧合”。
布克哈德認為,“俄羅斯發動的信息戰,不是僅針對法國,而是優先針對法國”。如果法國在信息戰方面遭遇困難,則將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
布克哈德警告稱,“克里姆林宮將法國列為其在歐洲的主要目標之一,這與法國堅定支持烏克蘭的立場有密切關系”。
布克哈德強調,歐洲也面臨嚴重威脅。他指出,俄羅斯認為在歐洲范圍內,法國和英國是烏克蘭最堅定的盟國,因而將兩國視為主要敵人。
“普京的目標:削弱歐洲、解散北約”
布克哈德表示,當前的世界令人擔憂,甚至令人焦慮:戰爭無處不在,陸地上、海上、甚至延伸到太空,戰爭邁向多面性、混合復雜、通信技術高度化,目的在于破壞“國家凝聚力——這是國家的重心所在”。
中東地區的沖突正在向法國蔓延,“恐怖主義對法國的威脅依舊存在”。但“最重大的威脅”來自俄羅斯,這是一種“生存威脅”,布克哈德引用今年3月馬克龍的話說。“普京的目的是,削弱歐洲、瓦解北約”,出于戰略性考量,普京本人親自將法國列為其在“歐洲的主要對手”。
由此導致,在空中,法國與俄羅斯戰機、無人機頻繁發生沖突。在太空中,俄羅斯衛星干擾、逼近、監視法國衛星。在海底,俄羅斯核潛艇深入北大西洋,有時甚至潛入地中海,監視、破壞通信電纜……在法國本土以及非洲,信息戰、虛假新聞層出不窮。
法國是否有能力面對俄羅斯?
面對這個“擁有最完備軍隊”的強國,法國是否有能力應對可能發生的直接沖突?
布克哈德解釋說,受益于歐洲集體防御系統,同時法國又是核武大國,并且不是最易受到直接攻擊的國家。布克哈德強調,但“這不是嚇唬法國人”,而是要讓人們意識到危險。
布克哈德認為,法國必須做好全面準備。當前的安全局勢要求國家具備“威懾能力、在戰爭爆發前贏得勝利的能力以及應對高強度戰爭的作戰準備”。
布克哈德指出,這些戰略準備“代價高昂”,“我們需要思考,我們真正需要什么”。
法國國防預算激增
媒體報道,布克哈德此次講話,是應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要求。根據馬克龍身邊人士透露,7月13日晚,根據每年7月14日法國國慶節閱兵式前夜的傳統,馬克龍將在法國武裝部隊總部發表講話,就法國“防御能力”作出“重大宣布”。
近日,多名法國總統顧問以及法國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克哈德在11日的講話中,都強調了自馬克龍第一任期以來,法國國防預算幾乎翻了一番:從2017年的323億歐元增至2025年的505億歐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690億歐元。
更重要的是,根據法國2024-2030年度軍事規劃法,法國國防預算將達到空前規模,總金額高達4130億歐元,比2019-2025年度(2950億)顯著增加,其目的是實現核威懾力的現代化、提高軍隊忠誠度、購買裝備等目標,以及在網絡、太空和海底等“新的沖突領域”方面加大投資。
布克哈德提醒說,“現在不比往常,如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記錄的全球武裝沖突多達120多起,而30年前只有20多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