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位“大嘴”總統,又搞出花樣來了!他磨刀霍霍地想逼蘋果重回美國制造,可庫克這位蘋果大管家,偏偏寧愿多掏25%的關稅,也要把iPhone的生產線留在國外——這事兒簡直讓特朗普的算盤全落了空。
說起來,特朗普對“美國制造”的執念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上一任總統期間,他就使出渾身解數,找上臺灣大佬郭臺銘,畫了個大餅:富士康來美國建廠吧,補貼30億美元稅收優惠給你!特朗普還吹噓這會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結果呢?工廠爛尾了,奇跡變成一堆廢墟,連個影子都沒留下。這檔子事,成了美國制造業的一場大笑話,特朗普臉上可不太光彩。
可特朗普哪肯認輸?第二任上臺后,他更是鉚足了勁,各種政策輪番上陣,核心就一個:逼美國企業把工廠搬回來。蘋果作為科技巨頭,自然成了他的眼中釘。特朗普不止一次公開喊話庫克,語氣強硬得像最后通牒:“iPhone必須在美國造,不然就吃我一記25%關稅大棒!”這威脅可不是小打小鬧——特朗普在2025年5月直接放話,蘋果若不從命,就得乖乖交稅,連三星也被點名了。
華爾街一聽風聲,蘋果股價立馬跳水4%,整個市場都跟著抖三抖。但庫克呢?沒慌也沒亂,反而耍起太極,一直拖著不表態,暗地里加緊把生產線往印度、越南搬。特朗普本想來硬的,庫里奇卻被惹毛了:庫克居然拒絕陪他去中東訪問,這下特朗普氣得夠嗆,關稅威脅立馬升級,成了個人恩怨的籌碼。
庫克為啥這么固執?可不是任性——他是生意人,算盤打得精著呢!蘋果在中國制造,不是拍腦袋決定,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庫克多次強調,中國有全球最完善的電子產業鏈,技術工人經驗老到,產品質量穩穩當當。就算特朗普拿關稅威脅,庫克也鐵了心:寧愿多付25%的稅,也要躲開美國制造。
為啥?一來,成本賬算得清清楚楚。供應鏈專家揭秘,一部iPhone背后有全球50多個國家的幾百家供應商,真要搬到美國,光制造成本就飆升30%以上。前期搬遷更是天價,庫克可不愿當冤大頭。二來,海外生產更靠譜——印度正狂砸補貼搶生意,蘋果已計劃把多數iPhone生產線遷過去,明年就要大干一場。庫克寧可扛關稅,也認準了這條路:省心省錢省麻煩!
說到底,特朗普的招數雖然狠,可庫克壓根不吃這套。評論員一針見血:政客只用擺姿態拉選票,哪管企業死活?但庫克作為CEO,得對股東和消費者負責,保住蘋果的競爭力才是王道。所以他沒明著懟特朗普,而是玩拖延戰術,暗度陳倉。
特朗普呢?算盤打得響,卻忽略了現實——美國缺工程師、缺制造人才,產業鏈像拼圖缺了一大塊,短期根本補不上。這場博弈,特朗普輸在太理想化,庫克贏在夠務實。蘋果的全球化棋局,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攪不亂。未來,制造業回流怕是夢一場,庫克笑得淡定,特朗普只能干瞪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