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2025年亞洲杯12人大名單終于官宣,名單一出來,球迷圈炸開了鍋,最搶眼的不是18歲新星張子宇的成年隊首秀,也不是韓旭繼續坐鎮內線,而是李夢的缺席,關于她落選的各種版本早就飛滿天,這次女籃官方終于給了說法,意思很簡單:狀態下滑、體重增加、三號位表現一般,加上家人身體原因影響了她的訓練,所以沒帶去亞洲杯——但你說巧不巧,這個“正面解釋反倒讓爭議更大了,網友們直接點贊回懟,誰都不想背這個“鍋,看熱鬧的、懂球的、帶節奏的都來了
先說名單本身,中鋒位置就是韓旭和張子宇,標準的老帶新組合,外線王思雨、李緣、楊力維、楊舒予四個后衛守著,鋒線有張茹、翟若云、黃思靜和賈賽琪,再加上潘臻琦和羅欣棫,整體看下來,陣容沒啥大短板,經驗和沖勁都夠,尤其是張子宇這點,她在青年隊就是“大殺器,但成年隊首秀能打成啥樣,還是未知數,畢竟國際賽場和國內聯賽完全兩碼事,壓力和強度不是一個級別,韓旭得扛起大旗,但她狀態其實也不是一直在線,去年的世界杯和亞運會都有高光,也有失誤,老帶新的效果,實話說,不一定能立竿見影
回到李夢,女籃官方說她狀態下滑、體重增加,但懂球的都知道,李夢就算狀態沒巔峰那幾年爆炸,她放在國內三號位,依然能打,起碼是主力輪換級別,甚至還是攻防兩端都能獨當一面的存在,尤其在關鍵球能力和經驗上,現有名單里不見得有人比她更強,況且,去年世界杯她還能一場砍下20+,今年聯賽場均得分也擺在那里,說她掉隊,多少讓人有點難以服氣
當然,家人身體原因影響訓練,這個理由沒法反駁,畢竟誰家都有難處,但問題來了,女籃這兩年很多“留洋球員都回來了,原本大家以為她們能帶動國內水平,結果在聯賽里拼了幾年,狀態普遍下滑,李夢不是個例,李緣、韓旭,包括楊力維也都有波動,這背后到底是國內賽程太密,還是集訓方式太老套,還是說競爭環境壓力太大,誰都說不清,反正球迷們一邊倒地感嘆:怎么感覺大家都“擺爛了,年輕球員上來的多,能真正頂上的少
其實李夢和國家隊的“矛盾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前幾年還有人傳她和教練組鬧不和,這次名單一出來,立馬有網友開噴,說李夢是被“踢出國家隊的,官方越解釋,大家越懷疑,畢竟球迷都精著呢,誰都有自己的分析框架,誰都覺得自己“懂內幕,但你真問,有多少人真看過李夢最近的比賽,有多少人真分析過女籃的戰術需要,大家其實多半都是跟著節奏走的
說到底,李夢是中國女籃近十年來最具代表性的鋒線之一,攻防一體,性格也比較硬,巔峰期敢在國際賽場對噴裁判、關鍵時刻敢要球,氣質就擺在那里,哪怕狀態下滑,她的經驗和穩定性,依然是隊里最寶貴的財富之一,這次落選,誰都覺得可惜,但從教練組的視角看,亞洲杯本來就是練兵的機會,目標是衛冕,但更重要的是給新人機會,像張子宇這種18歲的新人,早上場早成長,老將也該給新人讓路,教練組這么選人,其實也沒問題,只不過方式方法和溝通方式上,確實讓球迷覺得不夠透明,不夠體面
這幾年中國女籃成績確實不錯,世界杯亞軍、亞運會金牌,但背后問題其實不少,鋒線斷檔、后衛厚度一般,中鋒只靠韓旭,傷了就真沒人頂,李夢這批人走到職業生涯這個階段,狀態波動很正常,國內聯賽壓力大、比賽密度高,傷病管理不到位,誰都可能掉鏈子,關鍵是怎么用好老將、培養新人,別讓經驗和青春都被消耗在無謂的內卷里
現在網上的討論分成兩派,一派說李夢該休息,畢竟家里有事,狀態也確實掉了,另一派覺得沒她是“自斷一臂,中國女籃衛冕難度大了不少,其實站在懂球的角度看,這種爭議本身就正常,球隊永遠在更新換代,沒人能永遠站在聚光燈下,也沒人能永遠靠情懷打球,但說到底,不管是不是因為和教練組不和,不管是不是狀態真的下滑,李夢為中國女籃做出的貢獻都擺在那里,沒人能抹殺
明晚打印尼,后面還有韓國、新西蘭,賽程其實不輕松,女籃主場作戰壓力更大,大家都盯著衛冕目標,教練組也在試錯和試人,能不能打出新氣象,能不能讓新人真正頂上,還得看場上說話,至于李夢,或許這就是職業球員的命運,有時候不是你不夠好,而是球隊需要變化,球迷也得學著接受
最后一句,別再無腦帶節奏,女籃的路還長,李夢的故事也沒完,誰都希望她能在國內賽場繼續閃光,未來再穿上國家隊戰袍也不是沒可能,這才是競技體育真正的魅力——有遺憾,有爭議,但永遠有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