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最近幾場硬仗,看點可不少,但要說球迷討論最激烈的話題,絕對繞不開“接應位置誰能頂,尤其是龔翔宇,這個名字基本成了中國女排右翼的代名詞,誰頂得上、誰替得了,場上場下全是問號,比賽打到關鍵分,誰都知道球要往誰手里送,誰能站出來,這就是真正的主力擔當
先說最直觀的場面,多米尼加那場,決勝局分差咬得死死的,最后關鍵球,龔翔宇直接攔死B-馬丁內茲的四號位強攻,這種硬碰硬的畫面,不管你是不是龔粉,都得服氣,上一場打加拿大也是,她的進攻和串聯一如既往穩定,幫助全隊晉級世聯賽總決賽,這種表現可不是靠刷數據混出來的,真實能力擺在那兒,賽前說的目標,她帶隊全都完成了,28歲的她已經成為新周期女排的絕對主心骨,教練組讓她當隊長也不奇怪,畢竟論場上作用和氣場,她都配得上這個身份
有球迷說,中國女排的接應和世界強隊不一樣,塞爾維亞、意大利那種接應,主打得分輸出,風格更剛猛,但中國女排這位置更像全能后場,既要防守又要一傳,還得臨時客串進攻,甚至有點“保姆型的意思,龔翔宇接班曾春蕾、楊方旭后,這條路走得更徹底,拿下里約奧運冠軍后,她幾乎沒怎么掉過鏈子,東京、巴黎兩個奧運周期,都是她在扛右翼重擔,期間劉晏含、鄭益昕也試過改打接應,但真到了關鍵時刻,還是得靠龔翔宇兜底
再說最近的替補情況,說實話,現階段中國女排的接應儲備,說多不多,說少也真是捉襟見肘,今年國家集訓隊名單里,除了唐欣可以兼顧主攻和接應,剩下的就是楊舒茗、范泊寧這倆年輕人,唐欣打過主攻,改打接應能否應對高強度比賽,其實還存疑,楊舒茗雖然U17世錦賽當過最佳接應,履歷光鮮,但成年國家隊這檔次,她明顯還沒接住,范泊寧更是剛剛冒頭,連出場機會都沒撈到,狀態和經驗都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楊舒茗的情況,大家都看在眼里,國少、國青一路跳級進來,年僅17歲,身高優勢有、彈跳也不差,但場上還是稚嫩,成年組比賽強度大,節奏快,她一上來就頂替龔翔宇,難度可想而知,甚至連發球輪換都沒帶來太大變化,更別說在進攻端制造威脅了,這不是噴她不行,實在是經驗太有限,賽場閱歷沒法和老隊員比,就像網友說的,天賦再高,沒比賽積累也白搭
問題擺在這兒,接應位置真成中國女排的阿喀琉斯之踵,別說球迷急,教練組也著急,范泊寧進了美國站名單,但壓根沒怎么上場,這更像是在“考察而不是“信任,年輕球員輪番試水,實際效果都很有限,反倒讓龔翔宇的“不可替代性愈發突出,這種局面說好聽點叫“信賴,說難聽點其實是“擺爛,畢竟一旦她狀態起伏或者受傷,替補連基本盤都守不住,場面會非常被動
這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問題,回頭看,郎平執教時期,接應人選就是個大難題,曾春蕾、楊方旭之后,接應位置就沒再出過“即插即用的新人,派誰上都得“臨時工帶任務,龔翔宇能扛到現在,不只是能力問題,更是整個位置青黃不接的現實寫照,別看全隊年輕化,接應這塊還得靠“老隊員兜底,這就很尷尬
外界疑惑也很多,為什么中國女排接應難出新人,除了戰術體系原因,其實和青訓培養、比賽機會有限都有關系,楊舒茗這種“跳級生在青年組能刷成績,到了成年組反倒沒地方練,U系列國字號比賽集中,青年組人才被抽調,成年組又拉不上來,導致兩頭都缺,這不是單靠一兩個天賦型球員能解決的,張籽萱這樣的怪才可遇不可求,更多還是要靠系統培養和實戰磨煉
回到輿論場上,球迷也不是沒見識過低谷,誰都明白,龔翔宇的存在,撐起了中國女排的下限,但接應位置一旦缺人,球隊上限就很快見底,大家爭議的不是個別球員行不行,而是整體人才儲備和體系斷檔,眼下只能寄希望龔翔宇繼續穩住,其他年輕人能抓住有限的上場機會,別光在訓練里“內卷,得在比賽里見真章
最后總結一句,龔翔宇撐起了中國女排右翼,這不是一句溢美之詞,而是現實寫照,替補接應目前的確無人頂上,楊舒茗還需要時間和比賽去成長,這既是無奈,也是中國女排必須面對的現實,想要破局,除了等人冒頭,更要系統性解決青訓和用人機制的問題,否則下一個“龔翔宇還得等多久,誰也說不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