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破茂政府正在遭遇來自選民的懲罰,搞不好,這次真的要換首相了。
據新華社報道,7月20日日本第27屆參議院選舉中,石破茂領導的內閣支持率一路走低,最新的支持率竟然降至20.8%,是其執政以來最低值。
這對于日本政壇來說非常的危險,已經接近了下臺的臨界點。
對于這一結果,日本首相石破茂20日晚表達了繼續擔任首相的意愿,強調自民黨作為第一大黨責任重大,仍需落實加薪、地方振興等政策,
各種不妙的信號,其實早就鋪滿了路。上臺還沒一年,石破茂接連碰壁:去年10月剛剛當選首相,就遇上“政治獻金”風暴沒消停,結果帶隊參加眾議院選舉,結局不佳,執政聯盟丟了過半席位。
到了今年6月的東京都議員選舉,更是一場慘敗,這場選舉又被大家當作參議院改選的風向標。
換句話說,石破茂的背水一戰,還沒開打就已經輸了兩場。
當然,這個結果并不意外,石破茂的態度也不意外,石破茂是有恃無恐的。
日本現在這個爛攤子,政壇上任何有意大位的實力人物,都不愿意這個時候接手。
從經濟基本面來說,日本面臨中韓兩面夾擊,已經在絕大多數產業,特別是在高附加值的系統集成能力方面,已經嚴重落后了。這也是最近幾年日本經濟欲振乏力的關鍵。
但這還是慢性發作的。當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日美貿易談判。
特朗普是鐵了心要對日本汽車、鋼鐵等產業加征25%的關稅。基本上無論日本提出什么優惠條件,關稅至少也要加到20%。
這個協議誰簽了,都會是日本的罪人。也就是石破茂這種政壇“孤兒” 了,適宜出頭來背這個鍋。
石破茂上臺至今,敢經常擺爛,原因就是看破了這一點。有實力的不愿意上,沒實力的上不了。
石破茂被拱上臺就是為了今天背鍋的。
而且,日本政壇在野黨看似席位占多,但在構成上,要么是極右,要么是地方勢力集合。并沒有能形成涇渭分明的左右陣線。這樣,在野黨勢力也無力形成聯盟,無力推出共同的候選人,來替代自民黨和公明黨聯盟。
不過該說不說,石破茂的運氣是真的背。
剛當選首相的時候,黨內外都指望他能帶自民黨過“政治獻金”這道坎,可沒過多久,風暴一波接一波,選舉接連敗北。
上任還不到三個月又撞上特朗普重返白宮,美國直接給日本下“貿易戰”的死命令,石破茂本來就不寬裕的騰挪空間被壓得死死的,個人支持率更是一降再降……
對于此次參議院改選,日本首相石破茂將其稱為“最艱難的一次選舉”,他請求沒有投票民眾盡可能地支持執政黨聯盟。
現在看來,他過去和安倍打了那么多年“政敵”,最后還是敗在了這個死去三年的老對手手里。
當然因為目前自民黨內對石破茂的反對聲量也不小(主要是麻生太郎那一派),不能排除,日本真得要重新選出一位首相。
雖然日本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眾議院與參議院都丟了半數席位,可還是最大的黨派。其他反對黨主張各路都有彼此矛盾,沒法聚合在一起支持一個候選人,只要執政聯盟爭取到少數反對黨的選票,那新首相就還是自民黨下一任總裁來干。
日本自民黨上次總裁選舉是去年9月的事情,當時得票最多的三人是高市早苗獲 181 票,石破茂獲 154 票,小泉進次郎獲 136 票,再往后林芳正獲的65 票就差距太大了。
所以石破茂不干,那下任自民黨總裁與日本首相應該是在高市早苗與小泉進次郎中選擇。
高市的路數比安倍還要硬。有人甚至說,她比安倍還“安倍”,高市就有可能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而且是極右翼的,一旦上臺中日關系又再面臨波瀾……
日本還沒出現過女首相,這個確實是一次懸念。
小泉進次郎就是那位不久前放出古古古古米來降低日本米價的新任農林水產大臣。
相對來說,石破茂還算溫和派,所以還是石破茂更合適。
其實換首相是解決不了日本的問題的,因為日本只要不徹底放棄“親美抗中”的路線,那就永無出頭之日。
所以對日本來說最重要的并不是換首相,而是應該來一場反殖民革命才對,只有主權獨立才能自由選擇自己國家的道路。
當然了只有這些還遠遠不夠,日本還急需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把該認的錯都得認了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