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歐洲議會上一份針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決議,以523票贊成、75票反對、14票棄權高調通過
歐盟直言不諱,指責中國利用稀土的“壟斷”地位搞限制,擾亂全球供應鏈,威脅他們的汽車、風電、國防產業,
決議還點名要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月底訪華時必須解決這事,擺出一副要和中國“硬剛”的架勢。
文案|編輯:清
可歐盟的底氣其實有點虛,稀土是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的命脈,歐盟98%的稀土靠中國進口,自己卻沒啥像樣的礦產資源,
2023年的時候,瑞典北部發現了個大礦床,號稱歐洲最大,可儲量也就全球的1%,開采還得面對高成本和環保法規的掣肘。
歐盟嘴上說著要到2030年實現10%本地開采、40%加工的目標,但目前的加工能力只有全球的2%,產業鏈跟中國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就在決議前兩周,歐盟駐華大使托萊多跑到中國“訴苦”,說稀土磁鐵短缺讓企業嚇得不行,影響“太嚴重”,這哪是施壓,分明是急眼了。
歐盟的焦慮還有更深的原因,能源危機讓他們的工廠成本飆升,美國在芯片和設備上對他們卡得死死的,稀土又被中國捏在手里,歐盟感覺自己被“卡脖子”卡得喘不過氣。
所以他們把稀土問題上升到“安全威脅”,試圖通過政治壓力逼中國松口,可問題是,歐盟自己也在技術出口上對中國設限,比如芯片設備,這“雙標”玩得有點太明顯了。
中國可沒被歐盟的喊話嚇住,7月11日,中國駐歐盟使團直接回懟,態度硬氣:稀土是軍民兩用物資,管制是主權范圍內的事,國際上也完全合法,
不僅如此,中國還早就已經為合規企業開了“綠色通道”,只要是按流程走的,出口批文就照給,根本沒把路堵死,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已經批了不少稀土出口申請,合規貿易一點沒耽誤。
但中國可不只是嘴上說說,5月底,一個全新的稀土追蹤系統上線,出口企業得在線報交易細節,買家、賣家、數量一清二楚,想鉆空子基本沒戲,
這系統就像給稀土交易裝了個“高清監控”,誰敢亂來一抓一個準,更狠的是,中國還搞了專項行動,專門盯著“第三國”轉運、偽報品名、夾藏走私的行為,發現問題,輕的暫停出口許可,重的直接拉黑,毫不手軟。
更厲害的還在后頭,中國正計劃給每批稀土產品配個電子“身份證”,從礦山開采到港口運輸,全程數據可查,路徑透明,誰要是還想偷偷轉運,立馬就能被鎖定,
這種招數不光堵住了漏洞,還讓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話語權更硬氣,說白了,中國手里有資源、有技術、有產業鏈,監管還升級得這么快,歐盟想玩硬的,門都沒有。
美國在這場稀土博弈里也沒閑著,但路子并不是很“正”,2024年12月到2025年4月,美國從泰國和墨西哥進口了近4000噸銻氧化物,這倆國家壓根沒啥銻產業鏈,工廠都剛開工,哪來的貨?
這很明顯就是把中國的稀土通過“跳板”運過去,換個標簽就當自己的用了,可惜好景不長,中國的追蹤系統一上線,這套“洗白”操作直接暴露,美國企業傻眼了。
美國的稀土問題比歐盟還頭疼,芒廷帕斯礦聽起來挺牛,儲量不小,但現在就是個“半殘”狀態,提純技術落后,加工能力幾乎為零,環保法規和投資短缺又讓重啟遙遙無期。
拿F-35戰機來說,一架就得用400多公斤稀土,美國軍工對中國的依賴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之前靠“跳板”進口還能湊合,現在中國把路堵死,美國只能干瞪眼。
更尷尬的是,美國的稀土戰略還被國內問題拖后腿,資本覺得稀土產業風險高、回報慢,根本不愿意投錢,環保審批一關卡就是好幾年,礦場想開工都難,反觀中國,從開采到加工一條龍,成本低、效率高,美國想追,壓根不是一個量級。
稀土這東西,號稱“工業維生素”,在新能源、電子、國防領域全是硬通貨,全球需求到2030年預計翻5倍,尤其電動車和風電設備,稀土磁鐵缺一不可,
中國坐擁全球近90%的產量,產業鏈從頭到尾一氣呵成,成本和效率把歐美甩得遠遠的,歐盟和美國急得不行,但自己的短板太明顯:資源少、技術差、產業鏈不全,短期內翻盤基本沒戲。
歐盟的《關鍵原材料法案》聽著挺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都安排上了,但實際執行問題一大堆,環保壓力讓礦場審批拖個十幾年,居民抗議開采破壞生態,成本高到沒競爭力。
美國那邊更別提了,軍工需求旺得不行,但芒廷帕斯礦連個像樣的生產線都建不起來,只能靠“偷運”續命,可現在中國把監管漏洞一堵,歐美的算盤全打亂了。
而且這博弈還不只是資源的事,歐盟被美國拉著搞對俄制裁,自己能源成本漲上天,技術上又被美國卡脖子,只能拿稀土問題對中國發難。
美國這邊,貿易戰打得熱火朝天,關稅一波接一波,中國4月出臺稀土限制就是個硬核回應,說到底,這場“礦戰”拼的是資源、技術,還有誰的策略更狠。
稀土這仗,短時間打不完,歐盟和美國不會輕易認輸,畢竟稀土關系到新能源轉型和國防命脈,沒替代品可不行。
歐盟想著靠政策和技術追趕,但資源少、成本高、環保嚴,2030年的目標看著更像個遙遠的夢,美國可能還會找新“跳板”,或者拉盟友一起開發礦產,但中國的產業鏈優勢和監管升級讓他們沒法翻身。
中國這邊底氣足得很,資源在手,產業鏈齊全,追蹤系統和電子“身份證”讓監管滴水不漏,商務部還特意留了“綠色通道”,合規貿易照常走,不怕你來談,但紅線不能碰,未來,中國還得平衡國內需求和國際市場,新能源車和風電的稀土用量也在漲,綠色轉型和技術升級得跟上節奏。
歐美想翻盤,路還長著呢,歐盟的環保和成本問題,美國的資本和審批掣肘,都不是三五年能搞定的,
反過來,中國只要穩住資源、管好市場、升級技術,這場博弈的主動權就跑不了,稀土這張牌,中國捏得穩穩的。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