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2025MSI敗者組決賽,AL以2-3的比分不敵T1,獲得季軍。這是自2019年之后,LPL賽區首次沒有代表隊伍打進MSI決賽。
Tabe被罵上熱搜
當AL戰隊的比賽結果未能達到預期,粉絲的怒火往往會找到一個具體的宣泄口。這一次,目標指向了教練Tabe。AL超話中一條直指Tabe“看人下菜”“BP離譜”“PUA選手”的帖子,迅速引發連鎖反應。
Tabe在BLG時期的“黑歷史”被翻出:“被京東七擒,關鍵時候BP越離譜,他是首鍋”;另一方面,不滿其在AL被“過度神話”——“只要贏了比賽就吹Tabe厲害,仿佛AL的成績全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決勝局BP爭議
在AL與T1決勝局,當Tabe在BO5決勝局的BP界面鎖定卡牌與炸彈人時,當即就遭到質疑。“不選金克絲選這倆?”“這陣容打團就是送”。金克絲作為當前版本公認的后期大核,兼具清線、打團和推塔能力,且Hope曾在決勝局用其carry比賽,被視為“本命英雄”。但Tabe最終選擇了卡牌(中單)與炸彈人(AD)的組合,這一決策被多數網友認定為“致命失誤”。
在電競領域,BP從來不是孤立的決策,它需要兼顧版本趨勢、選手狀態、對手弱點甚至團隊士氣。但決勝局的特殊性在于,任何微小的風險都可能被無限放大。網友們的憤怒,某種程度上源于“本可避免的失誤”——金克絲作為經過實戰驗證的“穩贏牌”,被換成了一套缺乏共識的“冒險陣容”,這種“舍近求遠”的操作,自然難以被接受。
更值得深思的是教練的“背鍋宿命”。贏球時,BP被捧為“神來之筆”;輸球時,每一個選擇都可能被釘在“恥辱柱”上。Tabe的爭議并非個例,從“為什么不ban那個英雄”到“選這個英雄有什么用”,教練始終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圣槍哥是AL最大的突破口
在AL對陣T1的賽后群訪中,圣槍哥的言論多次惹來爭議。在聊到與LCK的差距是,圣槍哥表示,“不覺得LPL和LCK有差距,全看當天發揮”。有網友指出,圣槍哥將失利歸因于“當天發揮”,卻回避了個人狀態的問題:“五把游戲里的聲音甚至不如網友的評論響亮,把‘我’的問題說成‘我們’的發揮,未免太不坦誠。”圣槍哥已經是AL最大的突破口。
說到備受爭議的第五局,Flandre(圣槍哥)說“第五局陣容適合前期碰撞,但被占草卡視野壓力較大”,更是引發大討論。有人惋惜老將的掙扎,有人質疑狀態的下滑,更有人將話題延伸至LPL上單的代際困境。
“你真老了啊”,“Kiin和你差不多大,狀態怎么保持得這么好?”“宙斯都兩冠了,你這幾年除了S11還有啥?” 這場爭議的最終落點,或許不是圣槍哥“老沒老”,而是電競圈該如何看待“老將”。
都在討論BIN去AL
賽后,“Bin若加盟AL”話題被多次提及。sask在直播中感嘆“Bin加入AL我頂不住了”。韓國網友討論最多的則是,LPL隊伍總是有個短板,歷代級上單差距;AL打得很好呀,只要換個上單應該會很強。
多數人認可Bin是當前LPL“獨一檔”的上單選手。他的對線壓制力被反復提及:“MSI和S賽除了宙斯,沒人能單線打穿Bin”,這種穩定性在LPL上單普遍“拉胯”的背景下顯得尤為珍貴。有評論直言:“現在LPL上單連多蘭都打不過,后面還有kiin虎視眈眈,Bin至少能保證對線不崩。”
但爭議同樣存在。部分人認為Bin的風格與AL現有體系矛盾:“AL團戰依賴拉扯,Bin的激進打法可能適得其反”,甚至舉例“換Bin打蘭博那把早就輸了”。更有人指出,Bin今年狀態并非巔峰,“身為粉絲都覺得他今年很一般”。
噴這么多,其實大家最關心的還是:LPL還有希望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