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羅斯和美國的航母,都被報道出問題上了熱搜。
首先是俄羅斯,其國防部召集海軍和造船集團代表,準備在近期對俄羅斯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的命運作出決定。
絕大部分人的意見就是準備放棄維修這艘航母,這一對破銅爛鐵修起來太費事,而且壓根跟不上現在戰爭的節奏。
美國那邊也要鬧笑話了,別看他們還有11艘航母風光無限,到處耀武揚威的,實際上其海軍馬上面臨違法。
這就得提一下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了,其中有一條規定,美國海軍作戰部隊需要保持不少于11艘可用于作戰的航空母艦。
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美國對于全球軍事戰略的要求,這已經是最低標準了,再低美國就沒法維持全球海洋霸權了。
問題是美國現在老的航母即將退役,新航母下水卻遙遙無期,沒有強大的造船業做后盾,海軍也只能干瞪眼啊。
今天我們就聊聊五大善人的航母大殺器!
老規矩,翠花上酒,聽小胖講故事。
先說美國吧,雖然這家伙現役航母還有11艘,但是有幾艘已經是老掉牙了。
比如1975年服役的“尼米茲”號航母,服役已經50年了,按照美國的說法,最快到2026年5月份就要退役,到時候其航母數量就從11艘下降到10艘了。
美海軍倒是想讓這家伙多支撐一段時間,奈何英雄遲暮,這艘航母已經老得掉牙了。
且不說其甲板早就銹跡斑斑,都快能當砂布用了,就連核反應堆都成了不保溫的熱水壺。
看這航母,小胖就想起了小時候看黑白電視機,只能做珍藏,但是要使用的話,真的是沒辦法用了。
還別說其動力系統日常罷工,航速從30節暴跌到22節,連普通的貨船都快攆不上了。
上一次趴窩大修的時候,8個蒸汽發生器壞了6個,主冷卻管腐蝕超標三倍,輻射泄漏風險亮黃燈。
在去年停靠到關島時,還出現電線短路引發火災,差點釀成重大事故。
美國海軍本來是打算用新的“肯尼迪”號來替換它的,根據美國最新披露的文件顯示,目前的建造面臨嚴重延期,注意,最開始說是2022年交付,然后又延期說要改成25年交付,現在又再次延期,初步估計會推遲20個月,預計27年交付。要知道,美國這艘航母是2011年開始建造的,2027年才能交付,這意味著要16年,而且現在已經是第3次延期了,天知道會不會還有第4、第5次延期呢!真替鷹醬捏一把汗!
那說一下咱們的航母建造周期吧:
咱們的山東艦航母是2013年開工建造,2019年12月服役,建造周期約6年。 ?
福建艦航母是2018年開始建造,2022年6月下水,到2025年7月已下水3年,預計后續需約2年形成戰斗力,總建造周期約5年。
為了挽回所剩不多的面子,美國方面稱延期的原因是要引進新的阻攔裝置和升降技術,咱們就不去猜測了,希望他們早點恢復戰斗力吧。
俄羅斯目前幾乎已經不具備生產航母的能力了,現在更是連唯一的一艘航母都準備放棄了。
“庫茲涅佐夫”號是用二戰時蘇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來命名的,對俄羅斯來說算是最后的尊嚴了吧。
1982年開工建造,1985年下水,1991年正式服役,屬于蘇聯時期的產物,算年齡差不多要比小胖還要大。 服役沒多久,蘇聯就解體了,這艘航母于是就成了俄羅斯唯一的寶貝疙瘩,也是大國象征,部署于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
奈何俄羅斯繼承的造船技術太少,壓根沒有再繼續造航母的能力,勉強維持“庫茲涅佐夫”號的日常運行就燒高香了。
有道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在2017年靠岸接受全面維修和保養維護的時候,就沒出來過了,還發生了幾次事故。
2018年10月,航母的浮動船塢沉沒,導致一臺吊車砸中甲板,留下一個大約5米長、4米寬的洞。 2019年12月,航母突然起火,造成1死12傷,事故原因是焊接作業引發了火災。
這之后俄羅斯一直放話說馬上就要修好,并且讓它重回戰斗序列,但是大帥們聽聽就好了。
這幾年的俄烏沖突,讓大毛的注意力不得不集中在前線,更加沒有多余的錢和精力投入到這個燒錢獸身上。
對于俄羅斯來說,修吧,性價比太低,而且這家伙本身就老掉牙,費錢費力修它性價比太低;不修吧,作為五大善人之一,連撐門面的航母都拿不出來,這以后還還意思出門嗎?不得被其他幾大善人給埋汰死!
當年中國還沒有航母的時候,一些大殖子就嘲笑或者營養怪氣,說什么工業發達有啥用,連艘航母都造不出來。
只能說回旋鏢來的太快,扎得是又狠又準!
英國和法國作為老牌帝國,又是美國的鐵桿狗腿,也是常年開著家里老掉牙的航母滿世界溜達,努力找回當年丟失的存在感。
但是帝國遲暮這句話也不是白說的,比如英國的“伊麗莎白”號航母,雖然是2014年才下水,但是受限于技術和資金問題,交付的過程中也曾多次延期。
后續英國方面為了評估自己航母的實戰能力,組織了一系列對抗演習,結果都不如人意。
在演習中被傳統的反艦導彈多次“擊沉”,這樣的實戰能力還敢出來到處溜達,只能說英國的心臟不是一般大。
鑒于航母故障頻出且維護開銷龐大,英國是有打算把“伊麗莎白”號航母租給美國海軍,或者直接賣給三哥,如果三哥能夠接下這個單子,那么在面對小巴的時候底氣是不是更足一些呢?
目前全藍星海軍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只有美國和法國,法國的“戴高樂”號于2001年服役,滿載排水4.2萬噸。
說實話就這個排水量,不知道的還以為它就是常規動力呢,屬實低了一點,跟我們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差不多。
據說法國人正準備研發新一代航母,搭載2個新型核反應堆,并且裝備美國提供的電磁彈射系統等,預計排水量達7.5萬噸。
不知道失去了非洲這個后花園的法國,還有沒有實力來建造航母,或者說維持住昔日的體面。
不過夢想總歸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最后再說一下中國,從瓦良格號萬里歸國路到福建艦最后一次海試,咱們等了20多年。
從改造蘇聯的航母,到全面自主建造研發,甚至加上了最先進的電磁彈射技術,我們正在一步一步實現海軍強國夢。
上個月雙航母已經在第二島鏈演習訓練,等下半年福建艦正式服役,三航母的時代馬上就要來了。
而且對于航母的研發和建造并沒有停止,大帥們期待了多年的核動力航母也不會太遠。
核動力航母的設計研發建造能力,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相反討論最熱烈的是會以哪個省份來命名!
曾經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一個是航母遲遲不能交付,另一個干脆連最后的航母都準備放棄。
反倒是我們從無到有,靠著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按部就班瘋狂下餃子。
厚積薄發,距離我們掀桌子、制定新的國際秩序那一天,已經越來越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