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11日援引的消息稱,五角大樓正在敦促日本和澳大利亞明確表示,如果臺海爆發沖突,兩國將扮演什么角色。美國五角大樓的這一逼問,令日澳兩國感到沮喪和震驚,因為他們認為美國自己都沒有做出無條件保證。
埃爾布里奇·科爾比
據報道,推動這一“議題”的是五角大樓的“三號人物”、負責政策事務的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科爾比在“議題”中再次拿出“中國威脅”的老話題來炒作,稱中國的影響力在日益增加,為了維護印太地區的平衡,日本和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盟友,應該在行動上有所表示。
“如果臺海爆發了沖突,日澳兩國扮演什么角色?”科爾比要求日本和澳大利亞在這件事情上表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代表被這一“逼問”問住了,兩國代表當場表示這個問題令人“沮喪”和“震驚”。日本和澳大利亞在“沮喪”“震驚”之余,認為美國沒有明確給出保證之前,兩國無法給出明確的“態度”。
臺海沖突模擬圖
科爾比這一番逼問,有兩個方面的“深意”:一是試探“盟友”在臺海問題上的立場,以及對盟友關系的“忠誠度”;二是趁機向“盟友們”施加壓力,讓“盟友們”多增加國防軍費。對于這兩個方面的“深意”,日本和澳大利亞的代表自然心知肚明,但美國的態度無法讓他們做出任何表態。
一直以來,美國倡導的是“美國優先”,任何關系都要讓步于美國的利益。據《金融時報》指出,美國長期以來在涉臺問題上奉行所謂的“戰略模糊”政策,美國總統不會對臺灣問題明確表態會采取什么行動,因為明確這個行動是危險的。
五角大樓的陰謀
相關報道(消息來源)
對于美國來說,在印臺地區既要保證所謂的“平衡”(遏制中國的崛起),同時又不愿意將戰火引向自身,避免陷入戰爭的泥潭之中。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奧斯汀?達默表示:臺灣問題對美國而言并非生死攸關,即便臺灣“失守”,美國民眾照樣能過得不錯,美國不會為保衛臺灣“折斷自己的矛頭”。科爾比自己也承認:“我認為明確承諾保衛臺灣的成本大于其收益。”
科爾比認為保衛臺灣成本太大
美國自己都不明確要怎么做,卻一再逼問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盟友表態,并且要求“盟友們”增加國防開支來對付中國。美國的這種“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計策,似乎已經被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盟友看穿了。因此,“盟友們”在美國沒有明確表態和做出保證之前是不會輕舉妄動的,誰都不愿意當“冤大頭”和“出頭鳥”,于是出現了雙雙都不買賬的情況。
據了解,日本將在7月20日舉行參議院選舉,執政的石破茂倍感壓力,這個時候美國要求日本將國防開支提高到5%,而且還要增加日本25%的關稅,日本方面表示在關稅上不會對美國妥協。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不會買美的賬,澳大利亞的情況也差不多。所以,美國這一次的“逼問”是失敗的。
所謂的美日同盟關系
美國的這次逼問行動是失敗的,暴露了美國與盟友之間的三個問題:
問題一,美國想讓盟友沖鋒陷陣,自己在后面坐收漁利。在臺海問題上,美國想讓日本和澳大利亞諸國沖鋒陷陣,自己則作壁上觀以坐收漁利。如果事情成功則功勞歸給自己,如果行動失敗則美國也能全身而退。
問題二,美國收割盟友不留情,一切都是“美國優先”。美國的基本邏輯是“美國優先”,哪怕是盟友也不例外。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都要被加征關稅,特朗普更看重的是美國的收益,盟友也要按照美國的關稅稅率來辦。所謂的盟友關系,似乎沒有那么親密。
問題三,美國與同盟之間有隔閡,關鍵時刻步調難以統一。美國和盟友之間的關系是微妙的,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擔心被美國拖入戰爭泥潭,成為美國繼續稱霸的“棋子”,于是對美國保持著戒心。同時,這些國家又不能離開美國,所以事事還得向美國妥協,這就是美國和盟友之間的真實關系。
鷹擊21專打航母,臺海中國說了算
臺海問題中國說了算,其他國家免談
以上這三個問題的存在,就是導致日本和澳大利亞兩國對此事不買賬的真正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