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貴陽7月13日電 7月12日,2025年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啟動儀式在貴州省石阡縣佛頂山村舉行,旨在通過系統調查,實現佛頂山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貴州大學農學院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現場。牟成峰攝
據了解,此次佛頂山自然保護區綜合科考是貴州大學牽頭組織開展的第三次科考。
本次科考計劃在繼續開展地質地貌、水文、土壤等近20個學科的基礎上,著重開展植物遺傳資源、動物遺傳資源、石松類、地衣、藻類、浮游動物、土壤動物、蜘蛛、螨類、甲殼、軟件、環節、多足、菌類生物、植物區系、動物區系、生態系統與植被及植物群落、景觀多樣性與生物廊道構建等方面的調查研究。
同時,還設立了可利用植物資源、可利用動物資源、可利用菌物資源以及可利用其他資源(自然遺跡、景觀、民族文化等)。
本次考察,在內涵完整性、高質量成果及成效影響力三方面呈現出顯著特點。
科考內涵完整性上,建立更加完善的項目設計。本次科考依照《DB52/T1631-2021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技術規程》要求,擬對保護區內自然環境、生物資源、生態系統、景觀、社會經濟、保護管理現狀以及威脅因素等進行系統性科學考察,以掌握生物多樣性本底資源及環境現狀,明確主要保護對象與重點保護區域,分析受威脅現狀和趨勢并提出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及保護管理策略建議。
一方面,除保護區轄區內14831.6公頃區域外,首次將施秉、鎮遠、余慶鄰近區域納入考察范圍;另一方面,考察內容設置了“生物多樣性”與“可利用資源”2大專題,并下設28個小專題。
科考成果高水平上,依托更加強大的技術隊伍。作為貴州唯一的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貴州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涵蓋了本次科考所涉及的地質地貌、水文、土壤等相關學科。
2025年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啟動儀式現場。實習生 張燕平攝
據介紹,本次科考貴州大學組建了由28名學科帶頭人領銜的專業團隊,該團隊將有300余名本碩博及博士后參與其中,并聯合了省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共同開展工作。
科考成效影響力上,采取更加多樣的實施形式。本次科考將科學考察與教學實習相結合,吸納更多本科生、研究生參與調查研究的全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啟動儀式上,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貴州大學農學院共同為“貴州大學農學院教學實踐基地”揭牌。
據悉,本次活動由貴州省林業局、中共銅仁市委、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共石阡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貴州大學、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承辦。(黃小桃、實習生張燕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