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烏沖突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目前來看尚無在短期內?;鸬南M?。北約東擴的腳步不停,俄羅斯與烏克蘭本就存在領土爭端,2022年,矛盾進一步激化。同根同源的士兵們奔赴戰場,為一場看不到光明的戰爭送命。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頻繁介入,妄圖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雙標的是,歐盟和美國、烏克蘭29國堅決不允許中國插手,打壓俄羅斯的心思昭然若揭。
現在英法揚言要出兵,特朗普也沒有閑著,俄烏沖突究竟會走向何方呢?
英法兩國明確在烏克蘭部署5萬人
不顧普京強烈反對,英法再次叫囂要出兵烏克蘭。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對英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期間,積極尋求與英國加強在軍事領域的合作,以應對“多重威脅”。
期間,馬克龍首次簽字,明確要對核威懾力量進行協調。在馬克龍看來,英法作為歐洲僅有的兩個核武器國家,兩國應該共同、全面承擔起維護歐洲安全的責任。
除此之外,英法兩國在談及俄烏沖突問題上。兩國明確準備在烏克蘭部署5萬人,以保證烏克蘭的安全。
英法此時決定派兵烏克蘭表面上是為了“保障烏克蘭安全”,但實際上更多的是想在東歐增加軍事存在。尤其是俄羅斯的行動令東歐國家如波蘭、波羅的海國家心驚膽戰,擔心戰火蔓延至自己的國土。
特朗普稱有一份大驚嚇在等著普京
11日,特朗普公開表示,美國參議院正在準備一份“非常重大且厲害”的對俄制裁議案,而最終是否實施,將由他來做決定。
特朗普還表示,他將在下周一,也就是7月14日,發布有關俄羅斯的“重大聲明”。
言下之意,特朗普接下來準備對俄實施新制裁,但如今提前3天宣布,估計多有“恐嚇”和威脅俄羅斯的用意,迫使俄方在俄烏和談過程中做出讓步。
可見,這次特朗普發布對俄制裁“預告”,相當于是在向俄方發出“通牒”。
《紐約時報》援引克里姆林宮的消息人士的說法:普京準備不理會特朗普的嚴厲指責,他要加大對烏軍的攻勢,而且要讓俄軍趕在歐美對俄方動手之前,取得更大的戰果。
盡管俄羅斯國內面臨通貨膨脹和戰爭壓力,普京依然對俄軍充滿信心,他認為只要在戰場上取得關鍵勝利,歐美再大的制裁也不會對俄羅斯產生決定性影響。
29國聯合發聲不許中國支持俄羅斯
在這場復雜的國際博弈中,中國的處境則顯得尤為微妙。歐盟、美國和烏克蘭等29個國家聯合發聲,強烈要求中國在俄烏沖突中保持中立,不要向俄羅斯提供任何支持。
中國外長王毅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會面成為了國際關注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在會后并未對烏克蘭問題發表過多言辭,這種低調而謹慎的態度,折射出中國在這一問題上的復雜考量。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言辭強硬,烏克蘭總統更是急于通過制裁幾家中國企業來示好西方,形同“自損八百”。
這29國聯合施壓,旨在封堵俄羅斯最后的戰略后路。他們的邏輯很簡單:既然金融絞索能壓制俄羅斯,警告中國也應該奏效。
一邊嘴里喊著和平,一邊援助烏克蘭
2022年,戰火驟燃。那時西方世界幾乎一致認定,俄羅斯的經濟會在制裁的鐵錘下粉身碎骨。可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搖搖欲墜的巨人,竟硬生生扛了三年。
戰事陷入膠著,牌桌邊的玩家們坐不住了,紛紛下場。他們一邊高舉和平的橄欖枝,一邊卻把武器和鈔票源源不斷地塞到烏克蘭手里,讓那里的火燒得更旺。
美國是這盤棋里最不能忽視的玩家。華盛頓似乎天生就愛“拱火”,巨額的軍援說給就給,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比誰都積極。骨子里,這更像是一場精心計算的投資——用烏克蘭的血,來消耗俄羅斯的國力,順便攪動世界格局,看看能不能摸到幾張新牌。
特朗普揚言要讓普京“大吃一驚”,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聲稱能在半年內結束戰爭,聽起來更像是要給烏克蘭“續命”,讓它在戰場上流盡最后一滴血,把俄羅斯徹底拖垮。
歐洲的玩家們也不甘寂寞。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斯塔默,不僅商量著要往烏克蘭派“國際維和部隊”,甚至史無前例地簽了核武器協調協議。這背后,恐怕不只是為了停火,更是歐洲想擺脫美國,建立自己防務體系的野心。就連德國的反對黨領袖默茨也急著訪英,整個歐洲都在焦慮中盤算著自己的未來。
這些大國嘴上說著和平,行動卻誠實得很。和平,在他們眼里或許是一門生意,軍火訂單、戰后重建、地緣版圖……每一項都利潤豐厚,誘惑著他們前赴后繼。
普京擺出絕不認輸的姿態
面對西方的層層加碼,普京擺出了一副絕不認輸的姿態。
盡管俄羅斯國內通脹高企,戰況也非一帆風順,但克里姆林宮傳出的消息卻異常強硬。普京堅信俄軍在戰場上正不斷擴大優勢,很快就會有決定性的突破。因此,他打算無視西方的警告,反而要加大攻勢,趕在歐美真正下場前,搶下更多籌碼。
我們知道,在巨大的內外壓力下,普京選擇了一條最硬的路走下去。他想用戰場上的勝利,來換取談判桌上的主動權。
中國的位置顯得異常微妙。
就在此時,歐盟警告中國,不許“支持”俄羅斯。澤連斯基甚至直接制裁中國企業,毫不客氣。西方似乎鐵了心要把中國排除在調停機制外,卻又矛盾地希望我們能站在他們那邊。
另一邊,俄羅斯卻希望中國能出面調停,這份信任源于我們始終沒有遞過刀子。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軍事援助,呼吁核武器的紅線絕不能碰,只希望俄烏雙方能早日坐下來談。
不久前,中俄外長在吉隆坡會面,公開的聲明里,烏克蘭問題著墨不多,反而重點談了伊朗核問題。這并非俄羅斯不著急,而是高層外交的藝術。
這讓未來幾個月的局勢,以及特朗普口中的“大驚嚇”,都充滿了更多未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