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號當天,美國海軍在中國的周邊進行了一項新軍事裝備的部署。大名鼎鼎的所謂的未來戰艦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的第2號艦邁克爾·蒙索爾號已經進入了日本橫須賀軍港。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美國人有什么新的打算嗎?這種未來戰艦對于中國海空軍來說,會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威懾力?
美國之所以把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稱為未來戰艦,一方面是由于這款戰艦在外形方面非常具有科幻氣息,當時一經問世,馬上就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而另外一方面,是因為這款戰艦除了擁有良好的隱身性能之外,當時聲稱的武器系統的參數,是非常強悍的。
比如,該款戰艦搭載的155毫米先進艦炮系統,專門配備了具有隱身性能的艦炮,根據美軍公布的數據,這種火炮主要是對陸地軍事目標進行精準的打擊。射程能夠達到150~185公里,這個參數在當時的世界范圍內無人出其右者。
還可以使用戰斧巡航導彈,攻擊1600公里范圍內的目標。
一門炮居然能夠打150多公里,而且還是精度攻擊,這簡直是匪夷所思。從這一點上來說,人家的這款戰艦似乎確實能夠稱得上是未來戰艦這樣的稱號。但問題是,美軍當時對于這款戰艦的設計理念顯然有些過于的自信了!世界海戰的發展格局并沒有按照美軍所想象的那樣,美國海軍也并沒有能力在全世界任何國家的海岸線上進行瀕海攻擊,既然無法進入近海范圍,那這150公里就沒有太大意義了。再加上這種炮彈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每一發最高可以達到100萬美元左右,這已經是一些導彈的價格了,這個超級大國雖然有錢,但也不至于如此的霍霍。所以,因為局勢的變化和成本的不可控,這款彈藥實際上已經停產。而按照美軍公布的計劃,這兩門火炮將會被拆除掉,然后再裝上自己的所謂的APM高超音速導彈發射管。
這套系統,從數據上來說更加的了不得,理論上可以裝載12枚所謂的常規快速打擊高超音速導彈,也就是美軍所聲稱的CPS,這種導彈有效攻擊距離居然能夠達到2776公里以上,更可怕的是速度能夠飆升到15馬赫。而且采用雙錐體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彈頭,精度能夠達到分米級,對于海上移動的大型艦船具有毀滅性的攻擊能力。
好家伙,如果美國人的這款導彈真的能夠達到這樣的參數的話,那比我們目前最先進的海軍使用的鷹擊21導彈還要強一些。
因為我們的這款先進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平均速度也只有6馬赫,即便是末端進行突防的時候,最高速度也只有10馬赫,從海上發射的時候,有效作戰距離大約是1500公里。
從參數對比來看,美國人對外宣稱的自己的高超音速導彈的數據確實要比鷹擊21更好。但問題是,一直到現在為止,這組數據都是存在于宣傳中,并沒有在實際情況中看到。
所以整體看起來,美國人的這艘未來戰艦雖然科幻風格和相應的參數都拉得很滿,但是實際的作戰能力和使用情況,確實非常拉胯的。美國把這款導彈驅逐艦安排在中國的周邊,與其說有所謂的實際性的戰略威懾作用,倒不如說只是有一定的象征意義罷了。對于解放軍來說,不僅不會懼怕這樣的裝備,甚至在之前就已經有過相應的演練,已經考慮過怎么打這樣的平臺了。
在我國權威軍事媒體之前發布的消息中可以得知,在我軍一次模擬海上強敵作戰模式的訓練中,專門設計了一艘靶船,隨后我們采用導彈對靶船進行攻擊。而當時被攻擊的靶船長這個樣子。
該船船體主體的設計特點,與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如出一轍。這表明,我們的軍隊和相應的科研機構在日常的訓練和實驗中早就已經把美國的這款所謂的未來戰艦平臺納入研究和針對的范圍之內了。
能夠攻擊這種平臺的導彈有很多種,比如東風21d,東風26,這樣的導彈都是采用水漂彈道機動變軌的方式對2500~5000公里范圍內的水上目標進行致命攻擊,末段速度都能夠達到10馬赫,導航系統采用復合模式,也就是慣性制導加北斗衛星,再加上末端雷達紅外引導的方式。朱姆沃爾特導彈驅逐艦雖然有隱身性能,可以把雷達反射面積壓縮到200噸漁船的級別,但是中國的比如366型這樣的超視距雷達和天基衛星比如高分系列,都可以直接突破地球曲率的限制,海上隱身目標進行有效偵測。能夠確保我們的攻擊手段對于這款戰艦看得見,打得準。
所以,這種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即便是部署到中國的周邊,對于美國人來說,也只能夠起到一定的心理安慰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