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東亞杯已經是進行了兩輪比賽,在第2輪比賽中,中國男足0 - 2不敵日本隊,加上首輪0 - 3負于韓國隊,國足遭遇兩連敗,再次陷入輿論的漩渦之中。目前國足積分依舊為零,并且一球未進,這樣的成績無疑讓廣大球迷痛心疾首。最后一輪國足面對中國香港,對于球隊來說已經是沒有任何退路了,必須要在比賽中全力爭勝。
回顧這場比賽,國腳們的表現與首場0 - 3不敵韓國二隊時如出一轍,失誤頻頻成為常態。兩位中后衛朱辰杰和蔣圣龍在防守中多次出現冒頂漏人的低級失誤,讓日本隊的進攻球員如入無人之境。而進攻端的謝文能等前場球員也是多次傳球失誤,直接打亂了球隊的進攻節奏。其他一些國腳在場上更是給人一種“應付交差”的懈怠感,毫無斗志可言。
對于國足在本屆東亞杯中國足的糟糕表現,其實也是有原因的,這三大原因導致了球員在場上消極怠工,并沒有拼盡全力,首先第一點是主帥久爾杰維奇此次只是臨危受命,帶隊參加東亞杯,未來并無轉正可能。在這種背景下,東亞杯對于國足而言似乎成了一項“應付差事”的任務。球員們深知,無論比賽表現好壞,都不會對自己未來在國家隊的地位產生實質性影響,畢竟久帥在東亞杯結束后就將離任,在選人用人方面并無太多話語權。這種心態下,球員們很難在場上全力以赴。
其次,中超聯賽正處于關鍵時期,在東亞杯結束之后,這些國家就馬上需要投入到聯賽中來,而且韓國當地天氣炎熱,這也是進一步增加了球員受傷的風險,而國腳基本都是各自俱樂部的絕對主力球員,因此一些俱樂部出于保護球員的考慮,要求自家球員在比賽中“避免受傷”。這一要求從俱樂部角度來說雖是合理的,不過卻直接影響了國足在比賽中的防守表現。球員們在場上“心事重重”,既擔心受傷影響俱樂部比賽,又難以全身心投入到國家隊的比賽中,失誤自然也就接踵而至。
最后,其實從中國足協方面對本次東亞杯也并不重視,足協賽前并未給國家隊設定明確目標,因此無論是輸韓國,還是輸日本都是能夠接受的,只要不輸中國香港就是底線了。
因此這三點原因注定了國足在此次東亞杯中的失敗,同時也是暴露出了諸多問題無論是從主帥到球員,再或者是從俱樂部到足協,都是需要進行深刻反思,唯有正視問題,積極改進,國足的未來才有希望取得提升,要不然國足只會越來越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