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但所有輝煌都可能成為歷史
2025年7月8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紙裁定,為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廣汽菲克”)的命運畫上了句號。這家曾以“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的豪邁廣告語風靡中國市場的合資車企,在經歷了銷量斷崖式下跌、股東激烈博弈與資不抵債的重重困境后, 正式宣告破產。
從2017年銷量22.2萬輛的巔峰時刻,到2022年上半年僅售出1861輛的慘淡局面,廣汽菲克在短短五年間從云端墜落谷底。這家總投資額高達170億元的合資車企,最終以 “資不抵債” 的結局黯然退場。
一、曇花一現的輝煌:從巔峰到谷底
2010年3月,廣汽集團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后合并為Stellantis集團)以50:50的股比共同投資成立廣汽菲克,劍指“世界級汽車企業”的目標。這一合作被視為Jeep品牌深耕中國市場的關鍵一步。
2015年,Jeep自由光國產化上市,開啟了廣汽菲克的黃金時代。2016年,其銷量同比暴增260%至17.99萬輛; 2017年更突破22.2萬輛,躋身主流合資車企行列。指南者月均銷量破萬,自由光單月銷量逼近萬輛,長沙工廠產能滿載,廣汽菲克一時風光無限。
危機卻悄然逼近。2018年,廣汽菲克因“燒機油”問題被央視“315晚會”點名,產品質量危機引爆銷量滑坡。當年銷量 同比暴跌43.6%至12.52萬輛,此后一路下滑:2019年7.39萬輛、2020年4.05萬輛、2021年僅剩2.01萬輛。
到2022年上半年,銷量已萎縮至1861輛,生產線全面停擺。
二、多重敗因:合資車企的“教科書式”崩塌
廣汽菲克的潰敗并非偶然,而是多重戰略失誤與時代變革共同作用的結果。
股東內斗的致命傷:2022年初,Stellantis單方面宣布計劃將持股比例提升至75%,立即遭到廣汽集團強硬回應:“此行為未經我方認可,深表遺憾。”這場公開化的股權爭奪戰暴露了合資模式的核心缺陷—— 中外股東在戰略方向、利益分配上的根本分歧難以調和。
產品定位迷失:Jeep的品牌基因是“硬派越野”,但國產化后卻主攻城市SUV市場。自由光、指南者等車型被貼上“城市SUV”標簽,結果既無法滿足越野愛好者對專業性能的追求,又難以在家庭用戶心中建立可靠形象。
汽車分析師林述成指出:“這種定位搖擺在市場中形成了尷尬的‘中間地帶’。”
電動化轉型遲緩:當比亞迪、廣汽埃安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賽道高歌猛進時,廣汽菲克幾乎 未推出有競爭力的新能源產品。在行業轉向電動化的關鍵時期,其產品仍以傳統燃油車為主,錯失了最后自救機會。
單一品牌押注失誤:2018年菲翔、致悅停產后,廣汽菲克將所有資源押注Jeep品牌。當Jeep因質量問題引發口碑滑坡時,企業失去了菲亞特品牌的緩沖空間, 抗風險能力的脆弱性被無限放大。
三、破產清算:170億投資的“歸零”之路
廣汽菲克的財務崩盤早有預兆。截至2022年9月,公司 總負債達81.13億元,資產負債率飆升至110.8%,資產已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
2022年10月,股東雙方批準廣汽菲克申請破產。2023年初,公司正式進入破產程序。其資產處置過程困難重重:
廣州工廠被廣汽埃安接手,轉為純電動汽車生產基地
長沙工廠 五次拍賣均告流拍,起拍價從19.15億元一路降至9.92億元,近乎腰斬仍無人問津
2025年6月27日,《破產財產分配方案》獲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
經管理人申請,長沙中院于7月8日正式宣告廣汽菲克破產
長沙工廠的多次流拍折射出傳統燃油車資產的貶值困境。業內專家指出:“該工廠以燃油車產線為主,后期需進行大規模改造才能滿足電動化需求,使潛在接盤者望而卻步。”
四、余波未平:車主、經銷商與行業的陣痛
廣汽菲克的破產留下了復雜的后續問題。
40萬車主的售后困境:雖然法規要求整車停產后至少提供10年售后服務,但實際操作中已出現配件短缺、維修周期長等問題。有車主反映“等待配件時間過長,甚至只能安裝不匹配的配件”。
目前管理人已制定售后合作草案,正提交債權人會議表決。
經銷商體系的崩塌:全國各地經銷商面臨庫存積壓、資金回籠困難等困境。前期在品牌建設、店面裝修、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大量投入化為烏有, 部分經銷商面臨倒閉風險。
行業警示意義:廣汽菲克是新時代合資體系下(以2000年為界限) 第一家申請破產的公司。在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行業競爭實際上極其慘烈,很多銷量下滑的企業必然還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五、行業反思:合資模式的黃昏?
廣汽菲克的破產本質上是 “市場換技術”合資模式在產業變革中的失效縮影。
過去合資企業依賴外資技術輸入的模式,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下已難以為繼。本土車企如比亞迪、廣汽埃安已具備技術反向輸出能力, 合資品牌的技術優勢被大幅削弱。
Jeep的失敗證明,偏離核心價值的“貪大求全”只會稀釋競爭力。在消費者偏好從“品牌崇拜”轉向“體驗至上”的時代,清晰的品牌差異化成為生存關鍵。
更深層的教訓在于:中外雙方若無法在戰略、文化、利益上達成深度共識,合資企業終將淪為“空殼”。股權結構失衡與戰略分歧比任何市場波動都更具破壞力。
截至宣告破產時,廣汽菲克經法院裁定確認無異議的 債權人債權總額約為40億元,而其賬面資產總額僅約38.94億元。更令人唏噓的是,其核心資產清算價值評估僅約19.15億元, 連債務的一半都無法覆蓋。
在新能源轉型浪潮中,長沙工廠的五次流拍成為傳統燃油車制造業的殘酷隱喻。這座曾年產16.4萬輛整車的現代化工廠,在電動汽車時代變成了“燙手山芋”。
廣汽菲克的命運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在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 沒有永恒的贏家,只有永恒的革新者。當中國汽車市場從“以市場換技術”走向“以創新贏未來”,所有車企都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存法則。
關注我,投資路上多一雙眼睛,少幾道傷疤。若看到滿眼錯誤,是我錯了;若覺得都是對的,更是我錯了。可不信不可全信,取舍由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