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內地赴港讀書的學生人數續增,惟不少人墮入假冒官員等騙案而失財,今年首5個月亦有49名“港漂”學生受騙,損失4,400萬元(港元,下同),當中一名學生損失高達920萬元,及至近日亦有學生被騙逾千萬元。為防范該批學生受騙,香港警務處處長簽署的防騙信件會通過本地各大專院校及內地留學服務中心發送予即將抵港的學生及其家長,警方亦聯同入境事務處、國家移民局及國家反詐中心聯合制作防騙視頻,上載至各社交媒體,并于內地的辦證及出入境大廳等場合播放,務求讓內地學生赴港前已加強防騙意識。
▲商業罪案調查科介紹最新防騙訊息。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黃知雯表示,警方于今年首5個月共接獲2,574宗電話騙案,較去年同期2,112宗上升近兩成,損失金額錄得約4.3億港元,比去年同期約12.5億下跌近6成半,當中49宗受害人為內地大學生,比去年同期89宗下跌近4成。而內地學生損失金額錄得約4,400萬港元,占整體損失金額約百分之十,比去年同期約8,100萬下跌近4成,占整體損失金額約百分之六。
“港漂”學生損失金額最多的一宗騙案,涉款高達920萬元,該名學生接獲“香港移動公司職員”來電,其后與假冒官員對話,被告知涉嫌洗黑錢等犯罪,需接受調查及不可告訴他人,其后10多次轉賬款項予對方,最后才將事件告訴家人。
黃知雯指出,整體電話騙案宗數有輕微上升趨勢,損失金額大幅下跌,當中涉及“港漂”學生受害人的情況亦有顯著改善,相信警方早前宣傳策略奏效,但基于單一受害人受騙金額可以很高,加上目前是相關騙案高峰期,近日更接獲一名在港讀書的內地學生報案,指被騙巨額錢財,故此警方希望加大力度宣傳防騙訊息。據悉,該名學生于今年4月收到假冒官員的騙徒來電,他不虞有詐,此后3個月多番轉賬予對方,合共逾1000萬元。
制作防騙視頻 內地播放宣傳
為讓內地學生赴港前已有防騙意識,香港警務處、入境事務處及國家移民局、國家反詐中心聯合制作防騙視頻,讓學生防范求職、假冒官員、黑中介和租房騙案,有關視頻已于6月中推送至各社交媒體,國家反詐中心及國家移民局亦正籌備開學前于辦證及出入境大廳等場合播放,并與國家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協作,于6月10日在沈陽市舉辦首場線上線下分享會,向逾萬名有意到港升學的學生及家長宣傳防騙。
此外,“香港警務處處長給予港漂的防騙信件”會通過本地各大專院校及內地留學服務中心發送予即將抵港升學的學生及其家長,提醒他們留意學生常遇到的騙案特征,以及相關支援渠道。
與銀行地產業界協作持續支援
警方亦于“港漂”學生抵港后持續作出支援,包括與金管局、銀行業界、地產代理監管局及電訊商協作,例如已向銀行、地產業的前線員工派發新一批防騙宣傳品,務求學生開戶口、租屋時獲取有關資訊;各警區亦會于開學前在各大專院舉辦防騙講座及活動,并因應最新騙案形勢持續更新網上學習套件,協調各院校安排新生參與;暑假及開學季舉辦“防騙月”,向學生及社區宣傳防騙。
新界南總區連串防騙活動
新界南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總督察陳詠君表示,區內多港漂及內地學生生活,大專院校、科學園及鐵路沿線都是他們喜歡居住地方。新界南總區于于2023年籌辦“護港漂計劃”,聯合社區各界(如院校、港漂熱門居住屋苑及地產中介、非政府組織等)針對此高危群組籌劃線上線下多方位防騙宣傳協作,擴大社區保護網以幫助港漂建立基本的防騙意識與能力,從而加強此群組之防騙、防罪韌性。
過往,區內重點港漂防騙措施,包括于2024年沙田警區設計之“香港警務處處長歡迎辭”及防騙貼士;在區內大專院校迎生期之防騙活動中向內地學生及其家長派發;通過這封信讓院校更清楚警方在防騙工作上的努力與重視,進一步鞏固警校合作之基礎,實現共同守護學生安全的目標,今年優化版“香港警務處處長給予港漂的防騙信件”已推廣至全港有提供內地生學位課程之院校。
編輯 | 賀巧華
終審 | 鄒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