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承載著26年積淀的第22屆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盛大啟幕。本屆盛會以“新質領跑未來”為主題,從展館規劃、活動策劃到技術呈現、文化表達,“新”意盎然,處處涌動著變革的脈搏。
新車型矩陣:首發與創新的交響曲
步入長春東北亞國際博覽中心17萬平方米的展區,最奪目的莫過于閃耀登場的新車矩陣。中國一汽攜旗下各品牌強勢推出約20款2025年全新車型,紅旗天工系列、奧迪PPE平臺純電系列等明星產品,集中展示了一汽在新能源與智能化領域的最新突破。
不止于一汽,各大車企競相亮劍:昊鉑HT2025款迎來全球首發,驚艷全場;小米、阿維塔等7個品牌首次登陸汽博會,為展會注入新鮮血液;蔚來ET9、嵐圖FREE+等12款新車型迎來長春汽博會首秀,讓觀眾提前觸摸汽車產業的前沿脈動。
新車扎堆亮相,正是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浪潮奔涌的寫照。新能源車型已成絕對主角,無論傳統巨頭還是新銳勢力,都在電動化轉型路上疾馳。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技術深度融入,驅動汽車從代步工具向“智能移動空間”蛻變。這些“新面孔”不僅壯大了參展陣容,更帶來了互聯網造車的創新思維。業內人士指出,這標志著東北市場在新勢力戰略版圖中的分量正日益提升。
技術新紀元:從實驗室駛向現實的未來圖景
位于展館二層的未來出行展區,一個微縮版的“未來出行城”躍然眼前。飛行汽車、無人機應用、低空經濟解決方案等前沿科技競相爭輝,眾多創新產品也驚艷亮相,吸睛無數。
無輻式氫能兩輪車
即將于7月15日-16日舉行的“2025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展論壇”,堪稱本屆汽博會的“思想高地”。論壇將聚焦“全球視野下的新賽道:新能源智能汽車戰略機遇與挑戰”、“模式創新與生態協同:產業鏈的新質重構”等內容,直擊產業轉型過程中的核心痛點,共同推動形成更具前瞻性與務實性的產業共識。論壇不僅云集了多位頂尖智庫與行業領袖,更設置供應鏈對接等務實環節,彰顯長春構建汽車產業新生態的決心。
同期舉辦的中俄汽車經貿交流活動,更是一次拓展國際產業合作的新嘗試,為中國汽車“出海”開辟新思路。
場景新體驗:鏈接展臺與生活的無界之旅
今年的汽博會,“雙線融合”模式臻于成熟。“長春云汽博”小程序不僅提供線上觀展,更整合了逛展攻略、商旅信息及吃住游購娛等全方位服務。
活動現場同樣創意迭出:汽車嘉年華融入RC遙控賽車表演、后備箱集市等潮流元素,將汽車文化延伸至生活場景;7月19日-20日舉辦的場地汽車越野賽,采用單道多車同發賽制,設置不同組別,兼顧專業性與觀賞性、參與度。“展會+體育+賽事”的新模式,也折射出主辦方對展會功能的前瞻性思考。
文化新表達:經典IP的當代敘事重構
位于東登錄廳的紅旗老爺車文化展區,多輛承載歲月榮光的紅旗轎車硬核登場。今年,它們以“國家記憶”為主題,借助多媒體技術,讓觀眾沉浸式聆聽這些鋼鐵身軀背后的時代故事。
室外的世界老爺車文化展區則上演“跨時空對話”:卓別林、瑪麗蓮·夢露等名人座駕與當代觀眾邂逅,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汽車文化與流行元素的交融,為經典老爺車的展覽注入全新活力。這種創新的表達方式,讓參觀者深刻感知汽車與生活、情感的豐富聯結。
站在26周年的節點回望,長春汽博會已從地方盛會蝶變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標桿。 在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攀升、智能網聯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傳統車展模式面臨深刻挑戰。長春汽博會的“向新出發”,正是對“汽車城如何辦車展”這一時代命題的響亮回答。
這里展示的不僅是當下的汽車,更是未來的輪廓。可以說,長春汽博會不僅是一場行業盛會,更是一個洞察產業變革的窗口,一個孵化新理念、新模式、新生態的創新試驗場。
向新出發,長春汽博會的未來旅程,正全速啟航。(來源:長春汽博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