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西太平洋大秀又開始了,這次還聯合了另外18個國家,聲勢浩大,而這次美國急于秀肌肉的心思也很明顯,說到底還是怕中國,所以想借此展示一下威力,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行程計劃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一場大戲要登場,然而奈何航母不給力了。
19國聯合亮肌肉
美國這次軍演陣仗真不小,7月10日,美國空軍在太平洋方向啟動“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上演冷戰后最大規模空中力量展示,這場耗資5.326億美元的軍事秀場橫跨整個西太平洋,參演國名單囊括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等中國周邊國家。
近300架戰機從各個基地騰空而起,規模超過2022年“勇敢之盾”演習的200架和2023年“北方邊緣”演習的150架,創下美軍空軍演習新紀錄,太平洋空軍司令施耐德上將三月份就預告過,這場演習要驗證的是“大規模中美沖突”下的生存能力。
就在“部隊重返太平洋”啟動三天后,7月13日,美澳主導的“護身軍刀”演習將接踵而至,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為了這次行程,早就急赴演習海域,浩浩蕩蕩,結果半島上在印度洋出盡洋相,架F-35B戰機因液壓系統故障“趴窩”,英軍不得不考慮將其拆解運回,生怕印度趁機竊取技術。
四艘航母“趴窩
就在美軍西太大秀肌肉之際,本土造船廠卻傳來壞消息,7月初,美國海軍2026財年預算論證文件披露,福特級航母二號艦“肯尼迪”號交付時間再度推遲兩年,延至2027年3月。
這艘被寄予厚望的新銳航母命運多舛,早在2023年,交付日期就從2024年6月推遲到2025年7月,如今又延期到2027年,主要還是因為先進攔阻裝置認證和武器升降機安裝問題。
但“肯尼迪”號的延期也引發了連鎖反應,服役50年的“尼米茲”號已到壽命極限,明年5月必須退役,美國航母數量將首次跌破法定11艘底線,在2026年中至2027年初維持10艘規模。
更糟糕的是,現役航母中還有兩艘成了“病號”,“斯坦尼斯”號自2019年進入諾福克船廠維修后,遭遇全船電路燒毀事故,被迫提前啟動需耗時數年的中期換料大修,這艘上世紀90年代建造的航母“先天不足”,交付時質量就令海軍不滿,如今更是長期占據船塢,嚴重影響其他艦艇維護。
而“華盛頓”號則深陷質量丑聞,去年10月,美國海軍部長德爾托羅致信國會坦承,該航母在紐波特紐斯船廠翻修期間被查出焊接缺陷,而且相關公司也承認 “焊工未按程序操作”,美國司法部隨即介入調查,雖然海軍聲稱缺陷“不影響安全”,但航母延期四年交付的陰影揮之不去。
美軍困局難解
如今美軍航母困局暴露深層次問題,美方海軍人員更是稱“我們在所有艦艇級別上都至少落后數年”,五角大樓那邊試圖通過新合同增加造船、發展無人系統挽救頹勢,但面對“肯尼迪”號和“企業”號的連續延期,海軍高層束手無策。
而造船廠產能不足成為硬傷,紐波特紐斯船廠同時承擔航母建造、維修任務,在“華盛頓”號焊接丑聞后,還要額外檢查23艘在建或維修艦艇的質量,這種捉襟見肘直接反映到戰略層面。
美國海軍預計到2035年將裝備48艘“盾艦”,但中國海軍今年盾艦數量就將達到46艘,2035年預計增至96艘,整整是美軍的兩倍。
7月9日,“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紐波特紐斯”號罕見停靠冰島雷克雅未克港,美駐冰島臨時代辦聲稱要“維持北極低緊張局勢”,這樣日次急切的舉動更是暴露美軍焦慮,明眼人都清楚,這是在格陵蘭-冰島-挪威防線強化對中俄潛艇的監控。
而美國拉攏盟友制造聲勢背后是深深的戰略焦慮,參加“護身軍刀”的歐洲國家看似聲勢浩大,但英國航母打擊群需借北約艦艇湊數,至于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一旦真正爆發沖突,能在太平洋方向投入的兵力非常有限。
美軍一邊糾集19國在太平洋舞刀弄槍,一邊手忙腳亂地給自家航母“救火”,當五角大樓的文件顯示盾艦數量即將被中國反超時,不知華盛頓的決策者們又是怎樣的心情。
參考資料
美海軍承認:“華盛頓”號航母等三艘艦艇有焊接缺陷 參考消息 2024-10-7
美媒:“福特”級航母二號艦“約翰·肯尼迪”號交付可能延期20個月,美軍方回應 環球網2025-7-8
爆料:美航母將“被迫”減至10艘 環球時報 2025-7-9
美軍“紐波特紐斯”號攻擊核潛艇首次抵達冰島,美媒又扯上俄中 環球時報 2025-7-10
美軍西太雙重演習規模升級,中國專家:對此需高度警惕 環球網 2025-7-8
警惕!美軍出動300架戰機,堪稱“規模之最” 環球時報2025-7-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