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南海問題一錘定音,東盟其他國家已經看清大勢,菲律賓再不回頭,只有成為美國“犧牲品”這一個下場。
王毅外長參加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期間,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解決南海問題上取得了積極進展。中方事后總結時,先肯定了東盟那邊的正面態度,隨后又意味深長地表示,還有一個國家“格格不入”。
這其實就是在變相點菲律賓的名了。
可見,我們已經基本確定,除了菲律賓,東盟其他南海問題當事國,都樂意與中方相向而行,通過對話溝通管控分歧,爭取早日解決南海問題。
綜合看下來,這次東亞系列外長會,域外國家關于南海問題的雜音一刻未停,但比往年相比,它們的調門已經降低了很多,而且類似的伎倆,地區國家也不買賬了。
我們就提到一個細節,中國-東盟外長會期間,與會國家在談及南海問題上,語氣都越來越平和,越來越有信心,這種情緒,恰恰來源于南海局勢長期保持穩定,個別國家即便持續炮制爭端,卻也興不起什么風浪。
不過這還遠遠不夠,我們要的是徹底排除南海問題上的干擾因素,特別是美國與菲律賓之間的勾連。
我們也能看到,外長會結束后,菲律賓還煞有介事地發表聲明,為“仲裁案”這場已經9年前的鬧劇背書,菲外長還在研討會上發表主旨演講,企圖以這種方式,鞏固他們的非法訴求。
美國也跟著炒作,一副唯恐南海不亂的做派。
毫無疑問,菲律賓打定主意,要背靠美國,在南海問題中扮演一個消極角色,拖東盟與中國磋商的后腿。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菲律賓既然甘愿當美國介入南海的馬前卒和代理人,意味著它主動放棄了與中國平等對話的權利,更是自絕于東盟。
菲方在南海問題上的任何言行表態,優先考慮的是美菲同盟,就不具備任何參考價值,其他東盟國家,都會自覺與菲律賓保持距離,免得惹火上身。
我們也能以此為抓手,在中國-東盟對話框架下推動南海問題的解決,對菲律賓形成強有力的震懾,讓馬科斯政府不敢輕舉妄動。
順帶一提,前幾年,馬科斯還大言不慚地表示,要在東盟內部另起爐灶,將中國排除在“準則”的磋商中,但最近菲方已經不怎么提了。
原因無他,東盟內沒人上馬科斯的當,冒著與中國取得的溝通成果毀于一旦的風險,跟著菲律賓攪風攪雨。
基調我們早就定下來了,就是基于中國-東盟互動框架,有效推動南海問題得到解決。
東盟必須穩住南海問題,這樣建設起中國-東盟自貿區,也能事半功倍。東亞合作系列會議結束后,中國與東盟就未來五年的行動計劃達成一致,明確了多項合作領域。
這就是在向外界宣告,未來五年,中國和東盟不會允許南海生亂。雙方已經同意,要爭取在明年達成有實質效力的“準則”。
后面這段時間,是留給東盟內部形成統一共識的窗口。菲律賓如果一意孤行,勢必會被孤立。到時候,美國也不會為它強出頭。
對于這個問題,菲律賓的杜特爾特家族,比馬科斯看得更清楚。
王毅外長就表示,接下來,中國會與東盟國家開展更密集的磋商,加快達成“準則”。
這一進程是菲律賓攔不住的,即便馬科斯政府揮舞著“南海仲裁案”這張廢紙說事,或者變本加厲地與美國勾結,也無濟于事。
如何更好地管控南海局勢,我們也有了全新的設想。外長會期間,中方就提出,要在南海構建新的敘事。
要知道,現在域外國家每每提及南海問題,都用煽動性的口吻,試圖讓國際輿論一想到南海,就蹦出“沖突”“摩擦”“對抗”這些關鍵詞,菲律賓對此也積極配合,時不時在沖闖南海時,捎上幾個外國記者,試圖將自己挑起的緊張局勢歸咎于中國。
至于這類挑釁行動有無成效,就見仁見智了。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地區國家也意識到,所謂的“南海緊張局勢”,是菲律賓協同域外國家渲染出來的,與目前的實際情況同樣是格格不入。
但也不能放任菲律賓在輿論層面上躥下跳,還是得有一個反制的手段。具體思路是,以團結、合作等關鍵詞為基調,與東盟國家共同打造新的主流敘事。
如此一來,既能為達成“準則”營造必要的積極氛圍,為南海局勢的長期穩定,提供了另一層保障,也能確保話語權不旁落。
南海是什么樣的南海,只有地區國家才有資格定義。一個“格格不入”的菲律賓,成不了什么氣候。
此外,菲律賓如果再想不明白其中的關竅,勢必會付出代價。我們也給它留了一句話:當別人的馬前卒,到頭來只會成為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