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俄軍從赫爾松撤至第聶伯河東岸。如今卷土重來,投入坦克、整編營和無人機部隊,想重新控制南部戰線。
戰略目標是突破烏軍防線,向尼古拉耶夫推進,打破烏克蘭對黑海航道的控制。但這場攻勢還沒正式展開就已崩潰。
2023年6月卡霍夫卡大壩潰決后,第聶伯河東岸數平方公里土地淪為沼澤。道路沒了,鐵路被淹,機械化部隊還厄密集結就陷進泥潭。
衛星圖像清晰顯示大壩破壞前后的鮮明對比。這片原來計劃作為進攻跳板的地區,現在成了擋住俄軍的天然屏障。
烏克蘭國防部數據顯示,2025年7月上半月,赫爾松地區的俄軍部隊,每周遭700多次無人機襲擊。還有HIMARS火箭炮連續轟炸渡口和浮橋,FPV無人機對登陸部隊實施蜂群式打擊。
監控畫面記錄,俄軍士兵被困在沼澤里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一名烏軍觀察員說:他們想向內陸推進,但第聶伯河不答應。
即便有一小部分精銳部隊突入,但補給完全跟不上。好不容搭建的臨時渡橋,往往幾小時內就被炸得稀爛,導致前線士兵得不到食物、彈藥和醫療后送。
開源情報顯示,在赫爾松森林附近的一次攻勢中,俄軍損失了11輛坦克中的10輛,31架無人機中的28架。原本計劃的進攻先鋒,如今成了戰場上的活靶子。
烏軍截獲的通訊顯示,后勤俄軍官抱怨車輛和零件損失太大,還有士兵拒不接受命令返回前線。烏無人機對俄軍后勤油罐車打擊,讓整支部隊幾乎癱瘓。
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分析,從克里米亞出發的南方補給線,也已變成暴露且可預測的死亡漏斗。
烏克蘭情報部門證實,俄軍沒能在東岸建立計劃中的10公里緩沖區。
美國戰爭研究所報告中,俄軍已經陷入惡性循環:增派部隊,然后部隊被困,遭火炮和無人機打擊,再增派部隊,如此反復!
一名烏克蘭軍官形容:就像重復看同一部電影。
最近的衛星圖像顯示,奧萊什基和新卡霍夫卡周邊的十多個俄軍前哨已廢棄。
赫爾松本來是要俄軍南線提供戰略優勢,如今卻成了吞噬兵力的無底洞。
第聶伯河不僅擋住了俄軍攻勢,還在不斷消耗其有生力量。無論增援部隊有多少,前線還是紋絲不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