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特朗普宣布對菲律賓加征關稅之際,中方迅速對菲前政客實施制裁,馬科斯政府面臨空前壓力。前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宣布自8月1日起對菲律賓輸美商品加征20%關稅。這一決定距離4月初公布的17%關稅稅率僅過去3個月,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尚未對此作出公開回應,但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爾德茲在社交媒體透露,菲方已著手準備談判代表團赴美磋商。
特朗普在聲明中特別強調,20%的關稅稅率仍低于消除美菲貿易逆差所需的水平。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表態暗示未來可能繼續提高關稅。華盛頓智庫CSIS的專家格雷戈里·波林認為,關稅上調可能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有關。特朗普將對越南輸美產品關稅從46%降至20%,作為交換,越南承諾完全開放市場。這種差別對待讓菲律賓感到意外。
馬科斯(資料圖)
關鍵時刻,中國外交部宣布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禁止其入境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托倫蒂諾是菲律賓海洋法案的主要推動者,長期在南海問題上發表挑釁性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此舉針對的是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官員,表明中方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這一制裁時機耐人尋味。就在中方宣布制裁后,特朗普就提高了對菲律賓的關稅稅率。分析認為,這可能是馬科斯政府面臨的雙重壓力。菲律賓駐美大使透露,菲方官員正在安排訪美行程,但能否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仍是未知數。
菲律賓此前曾寄希望于通過增加美國農產品進口來改善貿易狀況。菲律賓貿易部長克里斯蒂娜·羅克今年5月表示,計劃擴大對美出口半導體、椰子及芒果制品,同時增加大豆、冷凍肉類等美國農產品進口。但新關稅的實施可能使這一平衡策略失效。
特朗普在白宮活動上解釋關稅政策時稱,決定基于常識、貿易逆差、歷史數據等因素。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政治因素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對比越南獲得的優惠待遇,菲律賓顯然成為了美國貿易政策的犧牲品。
馬科斯(資料圖)
CSIS高級研究員亨麗埃塔·萊文批評說,菲律賓一直是美國可靠的談判伙伴,但美方突然改變條件損害了談判可信度。她特別指出,作為美國條約盟友,菲律賓的遭遇可能影響美國在東南亞的戰略布局。這種觀點得到不少東南亞國家的認同。
菲律賓國內反應謹慎。雖然部分政客呼吁強硬回應,但政府層面仍保持克制。馬科斯總統尚未就關稅問題發表公開講話,但菲方已開始評估可能的經濟影響。菲律賓央行數據顯示,2024年菲律賓對美出口占其總出口的15.7%,主要商品包括電子產品、海產品和農產品。
越南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在達成貿易協議后,越南對美出口關稅從46%大幅降至20%。作為交換,越南承諾修改多項貿易法規,完全開放市場準入。這種差別待遇讓菲律賓商界感到不安。
中國制裁托倫蒂諾的時機引發關注。分析認為,這既是對菲方挑釁行為的回應,也是對馬科斯政府的警示。托倫蒂諾長期在南海問題上發表極端言論,曾多次無端指責中國干預菲律賓內政。中國外交部此前已多次警告,但菲方并未收斂。
馬科斯(資料圖)
東南亞國家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表示,中美在菲律賓問題上的博弈將影響整個地區的穩定。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研究所專家指出,菲律賓可能被迫在中美間做出選擇,這將考驗馬科斯政府的外交智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指出,菲律賓需要多元化其貿易伙伴,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報告建議菲律賓加強與中國、日本和歐盟的經貿合作,以平衡美國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馬科斯政府面臨艱難抉擇。繼續親近美國可能面臨更多經濟制裁,而轉向中國又可能影響與美國的安全合作。如何在兩個大國間尋求平衡,成為菲方亟需解決的戰略問題。
地區局勢走向值得關注。中美在菲律賓問題上的博弈不僅影響雙邊關系,更關乎整個東南亞的穩定。菲律賓作為東盟重要成員,其選擇將對地區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未來幾個月將是關鍵時期,各方動向值得密切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