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休賽期本來就不缺話題,不過像這次圍繞崔永熙的轉會拉鋸,能讓北控和廣東兩家豪門“對噴成這樣,確實不多見,廣州隊的這位當打王牌、國家隊級別的鋒線悍將,眼下成了市場上最搶手的香餑餑——一邊是財大氣粗、野心勃勃的北控;另一邊是傳統豪門、底蘊拉滿的廣東隊,雙方都把他當作爭冠最后一塊拼圖,球迷們坐等大結局,圍觀氣氛堪比季后賽搶七現場
先說北控吧,這隊雖然前幾年被不少人吐槽“擺爛,但這兩年明顯不一樣了,張慶鵬上任后,球隊在管理和選材上都變得更有章法,別的不說,光是肯砸錢肯給機會,就已經吸引了一批不錯的球員,這次盯上崔永熙,說白了就是想讓他成為球隊新核心,畢竟北控能給頂薪,有資源又愿意圍繞他建隊,單從現實利益和未來空間來看,北控的誠意確實拉滿了,問題是廣州和北控的談判一直卡在交易籌碼上,錢不是問題,關鍵是怎么換人,誰出,誰走,誰能服眾,這才是真正的難點
再看廣東,雖然上賽季打出了近年來最差季后賽戰績,但底蘊和品牌影響力還在,朱芳雨、杜鋒兩大金字招牌一亮,隊內還有徐杰、胡明軒這樣的國手后衛,打法成熟,體系穩定,可以說只要補上鋒線這個短板,廣東依然具備爭冠實力,巧的是,崔永熙最近已經代表廣東全運隊出戰,這下算是和杜鋒、朱芳雨有了近距離接觸,廣東系對他的影響力進一步加深,這種“朝夕相處、以情動人的操作,在CBA歷史上也不是第一次見,球員和教練、管理層建立感情,很多時候比純粹的合同要更有分量
說到底,北控和廣東在搶人這事兒上,其實都沒有絕對的勝算,崔永熙的選擇關系到個人發展、薪資待遇、球隊前景、個人榮譽等等,每一項都沒法輕易取舍,站在球迷的角度,這種級別的轉會,往往不是簡單的“誰出價高就去哪,更像是一次綜合考量,畢竟北控的高薪和主力地位很誘人,但廣東的爭冠窗口、名師指導、國手隊友,這些軟實力同樣很難拒絕,崔永熙現在的處境,說是“左右為難一點都不過分,你說巧不巧,兩個選擇都能成就他,但也都存在不確定性
而從廣州隊的角度,當然不愿意白白放走自家王牌,縱觀CBA歷史,像這種當打之年的國手級前鋒,能流入轉會市場的概率極低,廣州之所以陷入被動,多半是球隊自身競爭力還不夠強,留人靠感情牌也沒那么管用,眼下只能在談判桌上盡量榨干對方籌碼,這種局面,其實也反映出CBA內部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強隊越強,弱隊越難留人,球員流動背后隱藏著更深層的行業現實
再說回崔永熙本人,過去兩年在廣州打出了身價,不管是得分、籃板、攻防兩端的表現,還是國家隊比賽里的硬仗能力,他都完全配得上“頂級鋒線的稱號,這種球員放在CBA任何一支爭冠隊,都是絕對主力,廣東現在鋒線短板明顯,北控則缺領袖型的前場,崔永熙過去的成長軌跡和打法風格,正好能無縫銜接兩隊需求,難怪兩家都想不惜一切代價拿下
但問題來了,崔永熙到底該怎么選,北控的好處是可以當頭牌,主力出場、戰術核心,還能享受頂薪,球隊愿意圍繞他建隊,短期內壓力小、成長空間大,可問題是北控整體爭冠實力還差點火候,就算張慶鵬再能折騰,和廣東這種傳統強隊比起來,底蘊和經驗都還得打個折扣;廣東的好處很明顯,體系成熟、隊友給力、教練團隊頂級,只要能扛住內部競爭壓力,順利融入體系,成長速度和曝光度都會更上一層樓,甚至有機會在國家隊更進一步,可壓力同樣不小,廣東歷來對新援要求高,打不好就容易“被輪換,想站穩腳跟不容易
其實,站在懂球人的角度看,這場轉會大戰,已經不僅僅是兩隊的博弈,更是崔永熙個人職業生涯的又一次分水嶺,選擇北控,是挑戰未知、爭做老大,選擇廣東,則是接力爭冠、沖頂自我,怎么選都說得通,關鍵看他更看重什么,球迷網上“點贊回懟吵得熱鬧,管理層暗中較勁、球隊內部權衡利弊,這才是CBA轉會市場真正的看點
最后再感嘆一句,崔永熙這類新生代頂級球員的流動,對CBA來說絕對是好事,能讓聯賽格局更加開放,也讓各支球隊在引援、培養、用人上更有緊迫感,至于最終花落誰家,還是得看談判桌上的博弈和球員本人的最終決定,對球迷來說,能看到這樣級別的轉會大戲,已經夠過癮了,接下來就靜等官宣,看誰能笑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