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馬泓磊
7月11日,位于平頂山市湛河區的平頂山市海平電氣有限責任公司廠房內,新產線布局已規劃就緒。“通過區里牽線搭橋,我們投入1000萬元與平頂山技師學院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實行‘招工即招生’模式,學生課堂學理論、產線練實操,畢業即可上崗。”公司總經理陳岳說。
這是湛河區深化校企合作、加速產教融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區立足高校資源與產業基礎,著力打通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等堵點,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依托“同心出彩·政企攜行”等活動,該區構建高校、企業、政府部門間的多層次對接平臺,促進政校企信息高效流通。
“以往找技術如大海撈針,現在有了‘精準導航’!”河南中天高科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博坦言,“區里搭建的平臺讓我們與河南城建學院牽手,合作了化工高鹽廢水處理、智能水質檢測等項目,效率倍增。”
平頂山市浩順消防設施工程有限公司同樣受益于校企合作,其與平頂山學院合作開發的智能安消平臺,融合物聯網與AI技術,實現了安全生產全流程監控。
同時,湛河區工商聯及所屬商會積極扮演“企業代言人”角色,通過深入調研,精準梳理企業科研、人才等需求50余項。該區商會不僅精準推送政策,而且讓企業的訴求直達決策層。今年初召開的湛河區兩會上,企業家代表委員提出的建議提案有22件被采納,真正做到了“有呼必應”。
河南海睿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此深有感觸:“區工商聯和商會幫我們精準對接高校資源,現在公司可直接鏈接河南城建學院400余名博士組成的高端人才庫,研發周期大幅縮短,預期成本降低了70%。”
此外,該區以“同心出彩·民營經濟十大行動”為抓手,持續優化創新服務生態。區工商聯協同檢察、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司法等部門,提供政策咨詢、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保護等專業服務,兩起知識產權保護案件分別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及行業“十佳案例”。該區還聯合金融機構推出“科創貸”“專精特新貸”等30余項特色金融產品,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在產學研合作及成果轉化中的融資難題。
政校企協同,“三鏈”深度融合,正成為驅動湛河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去年以來,全區新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4家,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獲評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15家,專利有效發明總量達到1210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