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約會,她說她不餓,只是拿著手機瘋狂地打字。”
最近在年輕男孩之間掀起了一股風潮,那就是帶第一次見面的相親對象吃沙縣小吃,以此來檢驗對方是否“拜金”。
一男子看到網上說陪你吃沙縣的女孩子才是真愛,就馬上這樣做了。他帶著相親女孩走進沙縣小吃,點了五道菜,一共花了39元。
水煮白菜5元,香菇豬肉蒸餃10元,粉絲炒包菜7元,一份主食拌面6元。為了表現自己的誠意,他特意為女方點了一道“貴重”的11元烏雞湯。
這頓飯在他眼中,是對“勤儉持家”品質的試金石。面對這桌菜,女孩子全程未動筷,一直拿著手機打字,男子一個人把所有菜都吃完了,吃得又開心又飽。
事后男子還想約女孩吃晚飯,卻發現自己早就被拉黑了。有人說這個女孩子物質拜金,有人說男子太摳了。
這種請女孩子吃沙縣的行為,在年輕男人中很流行,有些男孩更節省。他們只點兩份炒飯,給自己的那一份加兩個雞腿。
等到上菜之后,再把自己的雞腿夾給女方,這樣不僅可以讓女方付她自己的飯錢,還可以用一個雞腿占據道德高地,獲得對方的感謝,表現自己的大方。
有很多女生就是怕陷入這樣的麻煩,因為一個雞腿就變成了拜金女,因為39元的一頓飯就被說成“撈女”。
所以她們情愿玩手機,看著對方吃,也要忍饑挨餓,一口都不吃,避免男子往自己頭上潑臟水,說自己占便宜。
難道所有女孩都這么現實,一定要去高級餐廳嗎?并不是的,有一個叫做局姐的女孩,她不僅陪著男孩吃了沙縣,還主動付錢。
沒想到主動的她,最后還是被男方給淘汰了。這是為什么呢?局姐和男方一起去了沙縣,和男生一起坐在了馬路邊。
看見這個男孩子選擇了沙縣,她以為這個男生經濟比較困難,所以就提出自己請客,男生很高興的同意了。
接著兩個人點了50塊錢的東西,局姐直接付了錢。沒想到付錢之后,男孩馬上對她提出了批評。男孩說他吃沙縣,一般都是十幾塊錢。
一個女孩子竟然給兩個人點了50塊錢的東西,平均一個人都要25塊錢,這是非常不好的生活習慣,太奢侈。
局姐直接懵了,她問男孩是不是經濟困難,25塊一頓飯都不能接受。男孩說他一個月工資上萬,但是8000都要存起來,只愿意花兩千。
所以他對女生的要求是,必須自己掙錢,負擔生活費。但是女的自己掙錢也不能隨便花,要和他保持一致,統一規劃家庭財務。
比如男生平常的消費就是每天一包煙20塊錢,女方的做美甲,美容的消費應和男生一星期140的煙錢一致,不能超出。
男生喜歡打游戲,游戲消費在800到1000之間,這屬于額外消費,女生如果有類似的消費,需要知會男生,并且花費不能超出這個范圍。
最后男生還提出了一個要求,如果談戀愛,最好婚前就同居,同居期間兩人分攤房租,一人一半。
這個時候局姐提出,他可以找一個學歷,工資都低一些的女性,一個月薪學歷家境都好的高級白領,是不可能接受這種生活方式的。
局姐說,有很多女孩子天天吃沙縣,他為什么再不會直接找一個在這里吃飯的女孩。這個時候男子反問“憑什么男的就要向下兼容?”
男孩表示,天天吃沙縣的女孩子很村很土,收入學歷都不高。他追求的是,一個像局姐這樣,打扮精致漂亮,工作體面的漂亮女孩,為了他,為了愛情而改變自己。
帶著一個美女吃沙縣這叫“哥的魅力無邊無際”,帶著一個普通女吃沙縣,這叫“貧賤夫妻百事哀”。
女的就可以高攀,男的就不行嗎?話說的沒錯,但是這位月薪一萬的小伙子,已經相親了30多次,至今還是沒有找到一個接受他這種方式的女孩。
當今社會,男性常將婚戀挫折簡單歸咎于女性“拜金”,卻忽視了自身在提供情緒價值、尊重理解上的缺失。
當一桌飯菜成為居高臨下的“測試工具”,當對方的不適被武斷解讀為“嫌貧愛富”,這種思維定式本身,已成為比經濟條件更深層的婚戀障礙。
女方全程沉默玩手機、拒絕對話,男方則沉浸于自己的“考驗邏輯”中無視對方情緒。
“考驗”取代了真誠,“標簽”遮蔽了傾聽,再樸素的餐桌也會變成冰冷的戰場。婚戀的本質是兩顆心的靠近,而非一場充滿算計的博弈。
唯有放下預判的盾牌,伸出理解的手,才能在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現實中,找到那個愿意與你共品人生百味的人——無論下一站,是街角的沙縣,還是溫暖的廚房。
真正的婚戀誠意,不在于你帶我去哪里吃飯,而在于你能否看見餐桌對面那個真實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