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后去世后,其長女兼接班人宗馥莉在短短數月間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權力大戲。
在宗慶后離世不久,宗馥莉公開給娃哈哈全體員工發辭職函,聲稱上城區國資和部分股東質疑宗馥莉繼任的合法性,自己無力繼續履職。
但僅4天后,宗馥莉又以集團公章發布聲明“華麗回歸”,接手了宗慶后所持股份,成為杭州娃哈哈集團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和總經理,并對公司高層進行了一輪換血。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其父追思會上,宗馥莉曾動情表示“他是我們前進路上的榜樣和引路人,我會接好接力棒”。
然而實際情況是,宗馥莉上任后第一時間就對內部展開“大火燒新灶”,對中層管理層進行了罕見的人事調整。
這一連串看似反復的操作,讓人不禁質疑:宗馥莉對父親態度的“180度大轉彎”究竟是發自真心,還是背后有更高的力量在操盤?
家族紛爭:質疑與和解?
宗馥莉的“叛逆”并非憑空而來。
公開資料顯示,父親宗慶后生前就為娃哈哈設計了特殊的股權和管理結構,國有股東占比高達46%,而員工持股僅24.6%,宗慶后個人僅持29.4%。
換言之,娃哈哈一直與政府和國資深度捆綁。
德媒評論指出,娃哈哈的問題并非簡單的“國進民退”,而是國有經濟從未真正退場,“國資、政府一直在娃哈哈的壯大之路中若隱若現,隨時等著收割一切”,如今宗馥莉接班后,這些潛在矛盾集中爆發。
據騰訊新聞報道,宗馥莉提出辭職前曾就股權與上市目標與杭州上城區國資部門較勁一個多月,部分知情人士透露宗馥莉曾與國資部門“博弈”爭執;辭職信發出后,上城區國資負責人和相關部門火速介入核實。
與此同時,娃哈哈內部和宗家內部也出現了陣營分化。
一些媒體注意到,以“益品宗師AD鈣奶”等方式挑戰娃哈哈的大單品的“宗師傅”品牌,其背后正是宗馥莉的三叔宗澤后及一批娃哈哈前員工。
宗慶后胞弟宗澤后更在朋友圈發文:“宗馥莉請辭是一件好事……娃哈哈的大股東是國資,宗馥莉本質上是職業經理人,需要夾著尾巴做人。”
這番言論直指國資占比和宗馥莉的處境,也暗示有家族人士在外部對峙。可見,現實中宗馥莉并非孤軍奮戰,宗馥莉身后可能有更深層的“高人”在支持或推動。
目前坊間流傳,各方勢力正在博弈:一方面是以宗馥莉為代表的新一代接班人,另一方面是國資機關、宗家老人和老臣團隊,他們的利益交織在商標、股權和生產線上。
在這一復雜的背景下,宗馥莉不得不暫時放下與父親的觀念分歧,轉而高調歌頌父親,以贏得更多正面聲望。
宗馥莉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削弱杜建英在娃哈哈“女強人”地位,以便鞏固自己的控制權。
杜建英:從“女強人”到被邊緣化
另一條重要線索是娃哈哈昔日“女強人”杜建英的命運。
杜建英1991年入娃哈哈,多年來參與企業國際化、并購國企等多項工作,曾任黨委書記,是宗慶后身邊數一數二的老臣。
宗馥莉被譽為“語文滿分作文”式的優秀干部,2010年更創辦三捷投資,布局教育和海外市場。然而,自宗慶后去世以來,杜建英的勢力明顯邊緣化。
2025年初,娃哈哈集團突然關停了全國范圍內的18家分廠,并將此歸因于“生產布局戰略調整”。
媒體卻發現,這些被關停工廠幾乎無一例外地與杜建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宗馥莉在除極少數例外的全部這些公司中擔任董事,而這些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并非宗馥莉,而是持股60%的榮泰企業有限公司。
換句話說,此次停產行動直接削弱了杜建英握有股份的舊項目。圍觀者戲稱:“這哪里是‘產能調整’,分明是在清理元老”。
事實上,從2019年三名董事退休到現在,杜建英已從集團董事會“正常退休”,并逐步被移出核心決策層;如今宗馥莉雖名留體系,但實權已被新人取代。
這一切表明,曾經與宗慶后“雙劍合璧”的杜建英,正被宗馥莉的新政權斬斷影響力,一旦長期綁定的資源被重新分配,宗馥莉的“女強人”形象正迅速走向衰落。
借力翻盤:宗馥莉的接班公關
宗馥莉的公開辭職與快速復職,本身就像一場精心設計的公關翻盤。宗馥莉巧妙地利用輿論,在黨的三中全會閉幕當天宣布離職,形成巨大關注。
不久又在官方公告中“華麗回歸”,借勢贏得了階段性話語權。有觀點認為,宗馥莉采取了“以退為進”的策略,在政經敏感期通過輿論引導掌握了主動。
事實上,自2024年接管娃哈哈起,宗馥莉便在暗中運籌帷幄,從以下3點開始動手,凸顯了宗馥莉搶占實權的策略。
第一是商標收歸:2025年初,娃哈哈集團將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標轉讓到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而該公司由宗馥莉旗下的控股公司控股。
按照工商資料推算,宗馥莉實際控制該食品公司的權益超過60%。一旦商標轉讓完成,這批價值數百億的品牌資產受益人就將從國資變為宗馥莉本人,意味著品牌的財富紅利被牢牢握在宗馥莉手中。
第二是產線重組:曾為娃哈哈代工的宏勝飲料集團(宗馥莉創辦)已成為生產的核心力量。
據企查查信息,宏勝飲料的控股股東為離岸公司恒楓貿易,而宏勝飲料實際由宗馥莉100%間接持股,宗馥莉是名副其實的實際控制人。
因此,宏勝飲料系承擔了越來越多的娃哈哈產品產能任務。可以預見,未來娃哈哈品牌的生產大單,將更多落入宗馥莉掌控的代工廠。
換言之,宗馥莉已悄然挪動了娃哈哈的生產線,將利潤鏈條引向自己。
第三是內部革新:宗馥莉上任后對娃哈哈中高層一次性進行了大換血,30余名資深干部被調離或降職,包括曾為公司高管的老將蔡雷等。
娃哈哈官方宣稱這是市場戰略需要,但也有評論稱,這是在清除與前代經營思路不一致的“元老團隊”。
通過提拔信任的助手和親信,宗馥莉迅速打造了一支思想更為統一的新隊伍。
這些權謀布局背后,宗馥莉的形象也在悄然重塑:昔日自詡直爽且敢與父親唱反調的“二代公主”,如今變成了高調頌揚父親、強調“聽黨話、跟黨走”的合格接班人。
可以說,宗馥莉將“翻案式公關”發揮到了極致:對父親的贊美與對老臣的“斬除”并行不悖,都在幫助宗馥莉重新整合宗氏遺產,鞏固內部支持,為最終控制娃哈哈集團奠定基礎。
這場家族權力與資源重組對娃哈哈品牌和戰略布局的影響是深遠的。
首先,從品牌形象看,娃哈哈多年來以民族品牌和親民形象贏得消費者喜愛,但內部風波頻傳勢必對公眾信心造成沖擊。
商標權被轉移背后涉及的權益爭奪,讓原本定位“國民級民族企業”的娃哈哈蒙上了“不信任”陰影。
市場層面,宗馥莉對產業鏈的再布局可能帶來技術和生產線的更新,但在短期內也導致部分產品線停產、渠道重組等震蕩。
近期媒體披露娃哈哈與其他飲企如今麥郎合作代工的風波,就反映了宗馥莉調整產能時出現的陣痛。
資本市場上,圍繞娃哈哈IPO的傳聞愈演愈烈但又撲朔迷離。
公司曾對上市消息予以否認,但宗馥莉曾公開表示娃哈哈“現金流充沛…上市能夠做乘法”,認為上市對企業長遠發展有利。
眼下,“二代”交接并沒有帶來預期的穩定,反而出現了多方沖突的公開化。這意味著,如果監管部門質疑國有資產流失或者企業治理結構問題,娃哈哈的IPO計劃很可能將被推遲或取消。
簡而言之,當前的權力博弈使娃哈哈在今年的資本擴張計劃前景暗淡。
長期來看,這一切變革可能為娃哈哈打開新的格局:宗馥莉如果能穩住內部團結,并借助資本市場、技術創新等手段深化改革,娃哈哈仍有望重新煥發活力。
不過前提是,宗馥莉需要協調好新舊勢力的利益,化解國資與個人持股之間的矛盾,才能真正實現業績的可持續增長。
正如有評論所言,隨著民營經濟參與重大項目機制的完善,像娃哈哈這樣的超級企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博弈時代。
宗馥莉能否乘勝追擊,讓這場“愛國民族企業”的接班戲份順利謝幕,仍需時間和智慧來檢驗,特別是一家人的爭端能否妥善處理,甚是關鍵。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的過程與圖片均源自網絡。為提高可讀性,部分細節已潤色,文中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本文旨在傳遞社會正能量,無任何低俗等不良引導。若涉及版權或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迅速刪除相關內容。對于事件存疑部分,一經聯系,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