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號對外發(fā)布了075型兩棲攻擊艦“安徽”號開展實戰(zhàn)化訓練的演訓。飛行甲板上停放有15架直升機,分別為10架直-8C艦載運輸直升機、2架直-20J艦載多用途直升機、2架直-9系列艦載直升機,以及1架型號不詳的艦載直升機。
安徽艦飛行甲板布局與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很相似,均為規(guī)整的矩形,共設有7個直升機起降點,其中左舷6個,右舷艦島后方1個。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起降點配有直升機助降系統(tǒng),能在高海況下協(xié)助直升機完成著艦作業(yè),這是其他國家兩棲攻擊艦不具備的能力。美國海軍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設有9個直升機起降點,除左舷的6個外,艦橋前方還設有2個升降點,剩余1個在艦橋后方。
英國智庫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認為,安徽艦可以搭載28架直升機,既包括前面提到的直-8C、直-9系列、直-20J,也涵蓋未來將要上艦的武裝直升機(直-10/直-21)與直-8L(寬體型)等。直-8C是以直-8F和直-18為基礎研制而來,主要擔負運送部隊、實施垂直起降和特種空降作戰(zhàn),運送武器裝備和物資,以及執(zhí)行戰(zhàn)場救護和緊急救援等作戰(zhàn)任務。
直-20J則是依托直-20發(fā)展而來,由于作戰(zhàn)環(huán)境與對象發(fā)生變化,艦載型直-20J與陸航型直-20區(qū)別明顯。直-20J起落架縱向輪距更短,不僅可以更好地適配不同型號的大中型水面艦艇,且能夠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安全著艦。盡管官方賦予了直-20J“艦載多用途”的戰(zhàn)術定位,但在具體任務劃分,卻側重于海上突擊運輸與對地火力支援,因此稱作“艦載突擊運輸直升機”更合適一些。
最后是直-9系列的出現,讓許多人感到不解。有一種觀點認為,安徽艦搭載直-9系列大概率是受到了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至今都在列裝UH-1Y與AH-1Z的影響。在航空裝備配置方面,“黃蜂”級與“美國”級略有不同,前者通常搭載4架AV-8B或F-35B固定翼艦載戰(zhàn)斗機、4架AH-1Z武裝直升機、4架CH-53E重型運輸直升機、最多6架MV-22B傾轉旋翼機、3架UH-1Y武裝直升機等。
后者則搭載6~13架F-35B、4架AH-1Z、最多12架MV-22B、2架MH-60S多用途直升機、4架CH-53E、2架UH-1Y等。其中AH-1Z主要擔負對地攻擊、火力支援等任務,UH-1Y則側重武裝偵察與運輸。加之兩者84%的零件或機載設備均為通用,因此在效費比上表現較為出色,所以這就使得美海軍陸戰(zhàn)隊時至今日,都不想放棄AH-1Z與UH-1Y。
安徽艦上的直-9直升機的具體型號目前并不清楚,至于使命任務估計圍繞兩大塊展開:一是反潛,原因在于該機兩側加裝有短翼,能夠搭載航空反潛魚雷,可配合自身裝備的水面搜索雷達,投吊式聲吶、若干聲吶浮標等,飛赴預定海域遂行反潛作戰(zhàn)任務,指示并打擊敵潛艇目標。反潛作戰(zhàn)是直-9的拿手好戲,我國海軍航空兵目前裝備有直-9C與直-9兩種型號的反潛直升機。
二是勤務,擔負對艦隊范圍內落水人員的搜索救援、醫(yī)療救護、并對艦隊范圍內少量緊要物資和人員的轉運、航拍、標校、警戒等任務。考慮到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的此類任務通常會讓MH-60S來負責,同理可推,已經列裝的直-20J也能勝任。不過問題在于,現階段直-20J數量較為有限,加之還有更為重要的任務,所以讓直-9來承擔再合適不過。
綜上所述,安徽艦繼續(xù)列裝直-9系列一事,并非受到了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裝備UH-1Y與AH-1Z的影響,畢竟這3型直升機在自身定位、使命任務上各有不同。如果非要找出相同點的話,那就是在中美兩國海軍眼中,認為上述3款機型在各自任務領域內,不僅輕車熟路,且在運營成本方面保持著相對較低的水準,因此這才是關鍵。
直-9直升機的優(yōu)點是體積小巧,占用的飛行甲板小,使用成本低,并且應變速度快。短期內來講,直-9系列仍是安徽艦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特別是在諸多勤務任務方面,還得要仰仗該機。著眼于長遠,隨著直-20J產量的逐步提升,直-9系列或將被取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