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的帝王,無不對長生不老有著強烈的渴望,盡管是統一六國、建立起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秦始皇也曾令人前去尋找長生不老的靈藥;再有號稱清朝的最勤奮的雍正皇帝,據說也是因為過度服用丹藥導致身亡的。
但不是每個人都對生死這么看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新中國偉大領袖毛主席便看待生死十分淡然。
他生前曾和護士吳旭君談論生死,還微笑地說起了他的五種死法。吳旭君不愿繼續這個沉重的話題,可毛主席繼續說:“我死后,可以開個慶祝會,你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大大方方的上臺講話。”但面對偉大領袖毛澤東的逝去,誰能真正開心?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后續有記者采訪毛主席生前的警衛員李銀橋,“頂天立地的毛主席有怕的東西嗎?”沉浸在悲痛中的李銀橋,雙眼噙著淚花,緩緩說道:“是啊,不僅有,還有三怕。”
那么毛主席有哪三怕呢?
一怕群眾眼淚
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毛主席,有著鋼鐵一般的意志,體現了他獨特的人格魅力。革命歷程中,無論他遇到怎樣的困難,也都堅強地挺過來了,但鐵骨錚錚的毛主席卻十分害怕群眾的眼淚。
1934年年底,毛主席率領中央紅軍拼死突破了國民黨的第三道封鎖線,由湖南省南部向廣西省北部轉移。但蔣介石仍盡力拼湊第四道封鎖線,企圖將紅軍消滅于湘江以東。
湘江血戰之后,毛主席率軍進入了貴州,在烏江南岸劍河縣遇到了一位倒在路邊蓬頭垢面、奄奄一息的老婆婆,邊上則是她的小孫子。
有紅軍向毛主席說明了原委,原來這位老婆婆雖然家境窮苦,但祖孫三代同堂,也是其樂融融,奈何家里辛苦一年種植的糧食卻被霸道的地主給搶光了。
就在前幾天,自己的兒子被地方的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一家就剩下她這個老人和年僅幾歲的小孫子了。無奈,她只能帶著小孫子四處乞討,以免被餓死。
但戰爭年代,哪家不是缺衣少糧,她已經幾天沒有吃飯了,這才餓得奄奄一息,倒在了路邊。毛主席聽著不由得紅了眼眶,掉了眼淚,他立即脫下了自己的毛線衣,又讓人拿來了一些糧食,給了這位婆婆和小孫子。
1948年5月,毛主席前往西柏坡途經一個小村莊,他在車里向外看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兒像是暈倒在了路邊,旁邊是一個三十多歲衣衫襤褸的婦人,她一邊哭一邊向周圍人請求救救她的女兒。
毛主席看不得這樣虐心的場景,他立即讓人停車,走到了小女孩的身邊,詢問發生了何事。婦人抬起頭來,看出來毛主席不是一般人,便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哭道:“我的女兒一直高燒不退,長官,求您救救她吧!”
毛主席立即讓隨行的醫生上前為女孩兒醫治,醫生檢查了一番,說道:“不嚴重,只是受寒著涼,氣火上身,如今成了這樣是拖著的時間有些久,不過......”
毛主席立即問道:“不過什么?人命要緊,快給她用藥吧!”隨行醫生為難地說道:“可是,盤尼西林只剩下一支了,還是進口藥,萬一您哪天生病了......”
但毛主席態度堅決,表情嚴肅,他要求醫生立即為孩子注射。注射完之后,旁人為小女孩兒喂了點水,沒多久的功夫,小女孩就醒過來了,雖然身體還極度虛弱,但她睜開眼便喊出了一聲“娘”,這個婦人頓時喜極而泣。
隨后她跪到了毛主席的跟前,不住磕頭:“菩薩啊!菩薩啊!”毛主席見到這樣的場景,眼淚也是嘩嘩地流,但他一把將婦人扶了起來,“我們共產黨是窮人的部隊,這都是應該做的。”
事后,毛主席也常常回憶此事,但他總是擔心,小女孩兒病有沒有反復?
這件事情則反映出了農村醫療問題的極度匱乏,毛主席的心永遠放在群眾的身上,他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農村醫療問題。毛主席還曾對賀子珍說過:“我聽不得窮苦老百姓的哭聲,一看到他們掉眼淚,我也就會掉眼淚......”
二怕流血
如果說毛主席怕“流血”,估計很多人不會相信。毛主席可是經過風風雨雨的人,光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十四年,毛主席歷經的危險數都數不清,也見過不少戰友犧牲。
那為什么說毛主席怕流血呢?
其實與其說毛主席怕流血,不如說他對生命格外的珍重和愛惜,就算上過戰場,見過堆積如山的尸體,但他也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從上述怕群眾的哭聲便可以看出。
比如1949年,解放軍剛剛進入北京,一眾領導人住到了香山上,毛主席也住在香山別墅里。一眾將軍早已習慣了戎馬生活,突然和平了,不打仗了,有些將軍都不怎么適應了。
安靜了一段時間后,這些將軍便將主意打到了樹林中飛著的麻雀身上,正好能用它們練練身手。當時的人真的沒把一只小小的麻雀當一回事兒,一次毛主席外出開會時,幾位將軍將在樹林中拿麻雀練射擊。
有一些警衛員見領導都這么干了,他們也就沒有想那么多,也拎著槍把子走進了樹林中。恰好此時,毛主席開會回來,下了車便看到幾個警衛員手里拎著一串東西。
警衛員此時也看到了毛主席,便興高采烈地到毛主席跟前,行了個禮,說了聲主席好。但毛主席此時緊蹙眉頭,問道:“你們拿的是什么東西?”
警衛員還未察覺到毛主席的異樣,便一把將手里的串成一串的麻雀甩到了毛主席的眼前。而毛主席卻像被嚇住了一般,后退一步的同時,忙令警衛員拿走這些帶血的麻雀。
此時毛主席的臉上不見憤怒,只留下了滿臉的悲痛:“誰允許你們打的?這也是一條條生命呀,你們就忍心嗎?”警衛員們低頭小心翼翼道:“是首長們先打的,我們才......”
毛主席嚴肅地說道:“任何人都不許打!”從此以后,香山上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
其實毛主席不單單是敬畏生命,他更多是透過麻雀這一種小動物,想起了革命年代,百姓的流離失所。這一聲聲打麻雀的槍聲,不正是日軍和國民黨犯反動派對準百姓的槍口嗎?
怕被人喊饒命
毛主席這最后“一怕”便是怕被人喊饒命。歷史上,無數勝利者看著自己的敵人對自己乞求饒命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具備一種“享受”的變態心理。
但毛主席并不是,他怕被人喊饒命,是因為毛主席與人共情能力太強。他能夠設身處地地為人著想,也明白這一聲聲“饒命”中的無奈和害怕。
在陜北地區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原因是一名首長身邊的警衛員逃跑了,在眾人將他抓住要求嚴懲的時候,引起了毛主席的主意。
原來這個警衛員受不了陜北的寒冷、吃不了苦,他又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當初一時沖動參加了革命,如今是越來越想家了。
這天晚上,他趁著警衛換班,守衛比較松懈的時候,逃跑了。但他逃跑的事很快被警衛部隊抓了回來。軍人大多是十分痛恨叛變和逃兵的,因此所有人都要求對他實行槍斃。
這名逃跑的警衛員一聽要將他槍斃,便鼻涕眼淚都糊在了一起,大喊著饒命。嘈雜聲驚動了毛主席,他走出來便見到了這一幕。
問清了事情原委后,毛主席說了一句讓眾人不解的話,“放了他吧。”眾人震驚:“怎么能放了人呢?他是逃兵,如果向地方泄露了中央秘密,那還得了?”
逃跑的警衛員忙哭道:“我不會泄密的,我只是想家了,想回家看看。求求你們,饒我一命吧!”
眾人都在勸毛主席不要聽信這人的謊話,但毛主席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你看他年齡這么小,再被你們這么一嚇,肯定沒有說謊。定然是因為跟著我們受不了苦,想回家了,把他放了吧。”
毛主席接著對他說:“你想的是小家,解放軍戰士想的是‘大家’,共產黨想的是國家。如果你真的想保住自己的家,就要拿起槍桿子將敵人趕跑!”
這名警衛員連連點頭,他漸漸意識到了毛主席此話的含義,從此以后他再也沒有說過想家、沒有逃跑過!
總結
世人從警衛員李銀橋的口中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毛主席,相對于站在高處的國家領袖,他也是一位多情善感的普通人。他擁有著鋼鐵般的意志,但他同樣內心柔軟,有情有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