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75!
歐洲議會這幫人指責咱中國稀土管制"違法",還要求立即取消,哪知道中國使團第二天就硬懟回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歐盟一點提條件的資格都沒有,混到這個地步又能怪誰呢?
作者-山
歐盟這出戲演得有點假
票投完了,可這85.5%的壓倒性"勝利"背后,藏著個天大的笑話。
一邊在議會里義正辭嚴地罵中國"違法",一邊偷偷給中方遞申請要稀土"綠色通道"。
就拿德國來說吧,大眾、寶馬這些汽車巨頭,嘴上不說,手腳可誠實得很。會議剛結束,申請材料就悄咪咪地送到了中國商務部。
13.8萬噸——這是歐盟每年從中國進口稀土的數字,占他們總需求的92%。
你說這叫啥?臺上罵你是流氓,臺下求你賣東西。
更搞笑的是法國。達索、空客這些軍工企業(yè),因為拿不到足夠的稀土,好幾個訂單都推遲交付了。法國國防部長勒科爾尼據說急得直跺腳,私下里催促外交部門"務必確保稀土供應渠道暢通"。
這邊廂議會里慷慨激昂地譴責中國"經濟脅迫",那邊廂企業(yè)界忙不迭地向中方示好。歐盟這種表里不一的分裂狀態(tài),連他們自己的媒體都看不下去了。
《金融時報》直接開嘲,布魯塞爾的政客們該照照鏡子,看看自己到底在演哪出戲。
這臉打得,比掌聲還響。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啊
說起臉疼,得從十年前的那場敗仗講起。
2014年8月29日,WTO爭端解決機構一錘定音:中國稀土出口管制違規(guī)。當時的中國,被迫取消配額制,眼睜睜看著歐美企業(yè)趁機低價掃貨。十年間,近百萬噸稀土原料就這么被運出了國門,每噸平均價格才1.2萬美元。
那時候的歐盟,可真是意氣風發(fā)。布魯塞爾的官員們覺得自己教訓了中國一頓,維護了"自由貿易秩序"。德國經濟部還專門發(fā)了份報告,慶祝"關鍵原材料供應鏈的重大勝利"。
可現在呢?風水輪流轉,輪到咱說話了。
中國通過十年的技術升級,已經牢牢掌控了全球90%的稀土冶煉產能。更關鍵的是,稀土永磁材料專利,中國占比達到了78%。歐盟那些電動汽車企業(yè)需要的釹鐵硼磁體,90%的鐠釹氧化物必須從中國進口。
到了2025年,通過深加工提升附加值,高端氧化鐠釹的價格已經飆升到每噸8.3萬美元。這可不是簡單的漲價,而是話語權的根本轉移?,F在是中國說了算,不再是十年前那個被動挨打的局面。
可有些人啊,還在做舊夢。
雙標玩得這么溜也是沒誰了
舊夢里的邏輯確實清奇。
荷蘭禁售ASML 2000i及更先進的光刻機,美其名曰"維護國家安全"。連個測量設備都要審批,溫度超過685℃的外延設備才放行,精度要求放寬到21納米以上才免審。這種技術封鎖玩到了極致,卻沒人說違法。
德國2024年對華技術出口拒簽率飆升27%,連工業(yè)機器人控制器都列入管制清單。法國在半導體、人工智能領域設置的技術壁壘,細致到令人咋舌。
可輪到中國對稀土——這種直接關系國防安全的戰(zhàn)略資源實施管理時,立馬就成了"經濟脅迫"。我就想問問,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算盤,是誰教你們打的?
從F-35戰(zhàn)機的發(fā)動機磁體到"愛國者"導彈的制導系統(tǒng),哪個離得開稀土元素?德國早在2023年就把稀土供應鏈列為"國家關鍵技術",美國更是將稀土儲備提升到戰(zhàn)略級別。
既然都承認稀土事關國防,中國的管制措施憑啥就不合理了?
歐洲那些議員們嘴上說得天花亂墜,可現實不買他們的賬。俄羅斯Su-57戰(zhàn)機的雷達系統(tǒng)因為缺稀土復合材料,性能被迫縮水。
印度"光輝"戰(zhàn)機因為缺釤鈷磁體,交付一拖再拖。現代軍工沒有稀土,就像人體缺了維生素,歐盟的"無害論"根本站不住腳。
不過啊,算盤響得再好聽,架不住現實不買賬。
中國這手牌打得漂亮
現實就是,主導權已經易主了。
中國的反擊策略,精準得像外科手術。一方面,為巴斯夫等12家通過審核的歐洲企業(yè)開設"快捷通道",今年已經批出8萬噸配額。
另一方面,給美國企業(yè)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了——通用、福特這些美企只能拿到"臨時許可",審批周期長達45個工作日,讓它們時刻面臨供應鏈斷裂風險。
這種差異化策略打得歐美內部都開始算小賬了。給寶馬大眾開綠燈,讓通用福特干等45天,歐洲企業(yè)心里那點小算盤轉得飛快:是繼續(xù)跟著美國搞技術封鎖,還是跟中國好好合作?
更厲害的是中國在稀土溯源技術上的突破。每批出口稀土都能追蹤流向,徹底堵死了軍用轉移的漏洞。泰國、墨西哥前段時間想利用監(jiān)管漏洞把幾千噸稀土轉賣給美國,結果被中方精準識破,當場叫停。
歐盟表面上氣勢洶洶,實際上外強中干。他們的《關鍵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實現30%稀土自給率,可匈牙利在建的永磁體工廠要到2028年才能投產,而且90%的原料還得從中國進口。這不是緣木求魚是什么?
這就是定力。中國一邊敞開合作大門,一邊握緊核心利益。想買稀土?歡迎走"快捷通道"。想搞施壓?門都沒有!
更讓歐盟焦慮的是,中國正在加速推進稀土期貨市場建設,計劃2026年在上海推出稀土金屬期貨。一旦形成"中國價格",倫敦金屬交易所那點定價權就徹底被架空了。到那時候,真正的游戲規(guī)則就是中國說了算。
新時代的中國,就是這個調調。
結語
這場523比75的投票鬧劇,表面是貿易糾紛,骨子里是話語權的較量。當年那個被迫低頭的中國,現在有底氣說"愛咋咋地"了。
歐盟想怎么嚷嚷就怎么嚷嚷吧,中國自有定力在。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聲音多大,而在于手里的牌有多硬。稀土這張王牌,中國會繼續(xù)打下去,直到建立起真正公平的國際秩序。
你覺得歐盟接下來會選擇繼續(xù)硬剛,還是悄悄服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