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優化完善履職事項,社區干部從‘報表機器’變回‘貼心管家’,騰出時間開展入戶走訪、便民服務等工作,居民滿意度從68%提升至92%。”日前,談起開展減負工作以來的新變化,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清風路社區黨委副書記朱波說。
近些年來,廣元市堅持以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問題為著力點,聚焦基層治理面臨的各類難題,從輕車減負、壯馬賦能、提質增效三個維度,系統施策、精準發力,持續深化基層減負工作,讓基層干部從繁瑣事務中解脫出來,更好干事創業、服務群眾,為基層治理注入全新活力。
減“牌子”“指尖”之負
“濫掛牌”問題,一直是壓在基層干部肩頭的沉重負擔。一個小小的黨群服務中心,常常掛著十幾個牌子,其中很多牌子與實際功能并不匹配,也沒有實質性業務。旺蒼縣檬子鄉黎明村黨支部書記趙俊對此深有感觸:“在清理規范掛牌之前,辦公樓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方牌、吊牌,墻上張貼的制度也泛濫成災,加重了基層負擔。”
自去年起,廣元市深入開展清理規范村級陣地掛牌行動。針對村(社區)掛牌“多、雜、亂”等突出問題,按照“保留一批、清除一批、整合一批”的原則,對違規掛牌、超范圍掛牌、不規范掛牌、重復掛牌等問題進行集中整治,明確標識標牌的懸掛標準和規范,對重復、過時的牌子進行精簡整合。目前,已累計清除各類不必要、不規范的掛牌1.1萬余個,為基層卸下沉重的“牌子負擔”。
針對“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廣元市聚焦面向基層的政務應用存在的過多過濫、多頭填報、建設不規范、功能異化四方面問題,大力整治政務APP和工作群。建立統一的信息發布平臺,整合分散的工作內容,明確信息發布規則,杜絕隨意性、重復性的信息推送。各級各部門解散270個工作群組、整合68個工作群組,注銷26個微信公眾號,讓廣大基層干部從繁瑣的信息處理中解脫出來。
編制履職事項清單
近日,金穗社區居民多了件開心事。“充電樁多了,管理也更加規范,再也不擔心安全隱患問題了。”居民王勇說。隨著新能源車輛的日益普及,充電安全問題逐漸成為社區居民的煩心事。由于部門與鄉鎮之間權責邊界不夠清晰,基層監管能力較為有限,充電設施的長效管理存在較大盲區。
廣元市考慮基層實際情況,明確鄉鎮(街道)應盡的職責和必須承擔的事項,編制基本履職事項清單。先行試點鄉鎮在前期梳理工作事項的基礎上,編制涵蓋民生服務等23個類別的基本履職事項清單,讓基層干部對該做什么、怎么做,有了清晰認識。
同時,以鄉鎮現有編制總量為基數,通過減縣補鄉、崗編適度分離等方式,動態調整配置編制資源。探索建立衛生、教育等各類編制“周轉池”,統籌盤活空余事業編制,有力推動黨員下沉基層一線,為基層治理提供堅實保障。
建立分級分類辦理機制
聚焦基層治理中存在的職責交叉、權責不清,保障不足、隊伍不強,機制不優、運行不暢等問題,廣元市試點推進“多格合一、一網運行”,建立“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以綜治網格為基礎,統籌村“兩委”成員、村民小組長、林長等擔任網格員,梳理合并政法、衛健等多個領域的網格職責,制定網格準入、網格事項、網格員任務三張清單。建立“網格發現報告—網上分流移交—部門限時辦理—全程跟蹤督辦—辦結回訪問效”的分級分類鏈條式事件辦理機制,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調解、巡林巡田等工作。
科技賦能也成為廣元市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建立1676項政務服務事項,梳理“村能辦”“家門辦”高頻事項55項,統一線上線下辦理標準。基層干部能夠更快速、準確地掌握社情民意,及時解決群眾問題,推動基層治理更加高效、智能。(本報通訊員 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