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楊少華的葬禮結束后,楊議專門錄制了一段視頻回應一些爭議,他坦言老爺子剛離世的時候,幾兄弟一直處理喪葬相關的事情,如今葬禮結束了,他也該給關注這件事的網友們一個交代。
視頻剛一發(fā)出,評論區(qū)就炸了。
有人說他孝順,有人罵他涼薄,有人心疼他眼中的淚,也有人盯著他翹起的那條腿。
但更讓大家感到不適的是,父親頭天下葬,次日“干兒子”就直播賣茶,兒子楊議則在父親入土當晚預告直播,悲傷還未完全沉淀,就立馬開啟下一波賣貨,不過最蹊蹺的是,楊少華最寶貝的老三,近日卻被爆出,在最后的時光里,兩人爭吵不斷。
這事真是越看越看不懂,讓人不禁疑惑在楊少華最后的那段時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最孝順的兒子成了“仇人”?
要說啊楊家?guī)讉€兒子里,老三楊倫最低調,也最“實誠”。
父親楊少華晚年,是他寸步不離地守著,每天雷打不動,精心做出四菜一湯,必須等老爺子吃完了,他才去吃那些剩菜,這份孝心,擱在任何一個家庭,都得豎大拇指。
可誰能想到呢?生命最后那段日子,楊少華偏偏就跟這個最親的兒子“不對付”了,老小孩兒似的,成心找茬,甚至當著人面數落他。
這讓楊倫心里像堵了塊大石頭,委屈,但不解,家里人也納悶,老爺子這是怎么了?
直到楊少華撒手人寰,大家才恍然大悟。
這位在人世間浮沉了九十多年的老人,是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啊,他這是在用最笨拙、最傷人的方式,故意疏遠那個日夜守護他的兒子,他怕自己走后,兒子會因為太過親近而悲傷過度,扛不住。
這份藏在尖刺下的溫柔,是這位父親最后的良苦用心。
而楊倫的心臟本就不好,做過兩次大手術,父親的離去,加上外界劈頭蓋臉的誤解,像兩座大山,瞬間就把他壓垮了。
他病倒了,直接住進了醫(yī)院,可出殯那天,他還是來了,坐在輪椅上,被幾個親戚朋友抬著,顫顫巍巍,堅持要送父親最后一程。
那份執(zhí)拗,是一個兒子最沉默,也最撼人的孝道。
最安詳的告別
而最讓人爭議的就是,已經年過90了,兒子們?yōu)楹芜€要推著老父親在大熱天來剪彩?并且下午人就走了?
其實啊,這事是這樣的,楊少華老爺子,一輩子就愛熱鬧,都九十多了,聽說有個商業(yè)剪彩,還惦記著要去,家里人擔心他身體,勸他別折騰了,可他態(tài)度堅決:“要去!”
那就去吧。
剪彩那天,其實楊倫的身體也已經亮了紅燈,心臟一陣陣地絞著疼,楊議勸他趕緊上醫(yī)院,他搖搖頭:“不行,老爺子開心最重要。”
他就這么強撐著,陪父親風風光光地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公開亮相,誰也沒想到,這場普通的剪彩,竟成了老爺子跟這個世界打的最后一個招呼。
活動結束,楊少華回家美美地睡了個午覺,下午三點,人就在睡夢里走了,沒有一絲掙扎,沒有半點痛苦。
這叫喜喪。對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來說,這是天大的福報。
話雖如此,當死亡真的降臨,那份準備好的堅強瞬間土崩瓦解,四個兒子哭作一團,長子楊威更是悲痛到幾乎昏厥,親爹沒了,天塌了。
楊家的悲傷還沒來得及沉淀,就被卷入了輿論的絞肉機,各種離奇的傳言,比追悼會上的花圈來得都快。
有人信誓旦旦地說:“相聲界沒人去吊唁,楊家爺倆人緣太差。”聽著有鼻子有眼,傳得跟真事兒一樣。
又有人繪聲繪色地描述:“下葬那天,21輛勞斯萊斯開道,那叫一個氣派!”言語間,透著一股子“仇富”的酸味。
這些隔著屏幕的唾沫星子,對一個剛剛失去至親的家庭來說,無異于傷口上撒鹽。
直到楊議后來在直播里澄清,所謂的“相聲界沒人來”,純屬扯淡,常家、馬家、侯家這些相聲世家,都派了代表,馮鞏專門打來電話,久未露面的畢福劍也發(fā)來信息,本山傳媒、德云社、聽云軒,一個不落地送上了悼念。
花圈花籃從靈堂一直堆到院子外,天津文聯、中國文聯,甚至北京市政府都發(fā)來了悼函,這哪里是“沒人來”,分明是“來的人太多”。
至于那21輛勞斯萊斯,楊議自己都覺得好笑,說我們家哪有那個實力?后來一打聽才知道,是老爺子的粉絲們自發(fā)組織的。
他們不圖名不圖利,就是想用自己的方式,送這位帶來一生歡笑的老先生一程,這才是真正的“人走風光”。
他開直播是為了救他哥
澄清了謠言,新的質疑又來了。
父親剛下葬,楊議就開直播,屏幕上“嘉年華”“飛艇”這些禮物刷個不停,于是,“借白事斂財”的罵聲四起。
直播鏡頭里,楊議戴著墨鏡,聲音沙啞,他說,這場直播,不是為自己,是為他三哥楊倫,“他被罵得太慘,住院了。”
“你們罵我沒事,別罵他,他是我們家的功臣?!?/p>
一句話,道盡了手足情深,也戳破了外界所有的惡意揣測,他不是在作秀,他是在用自己的名氣,替那個沉默、老實、已經被網暴到病倒的哥哥,擋住射來的冷箭。
幾十萬的紅包打賞,楊議說自己分文未取,心意領了,這番操作,讓不少之前罵他的人,都閉上了嘴。
在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一個公眾人物能有這份清醒和擔當,實屬不易。
小結
楊少華的一生,堪稱小人物的逆襲,他沒留下金山銀山,但他的藝術,他的人品,就是這個家最寶貴的遺產。
然而,名人家庭,注定要活在聚光燈下,承受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審視,李詠走后,哈文面對的無端指責,趙本山退隱后,圍繞他家庭的種種猜測……楊家這次的遭遇,不過是又一個輪回。
在巨大的悲痛之上,他們還必須打起精神,去應付那些與己無關的喧囂和惡意,這頂光環(huán),有時真的太重了。
楊少華,94歲,走得體面,走得風光。
這份體面,不是因為勞斯萊斯,而是因為他走后,有一個如此團結、懂得互相保護的家庭。
這份風光,也不是因為吊唁現場的排場,而是因為有那么多人,發(fā)自內心地懷念他,敬重他。
楊議說,看到這一切,覺得父親“干了一輩子,沒白干”。
這或許就是一個兒子,對父親一生最好的評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