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心臟外科領域,主動脈瓣狹窄患兒植入機械瓣后常面臨一道難題:身體不斷生長,而金屬瓣膜尺寸固定,成為患兒健康成長的隱患。
7月14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獲悉,近日,該院心胸外科主任鄭景浩團隊通過一場高難度的Ross手術(自體肺動脈瓣移植術),成功為一名13歲少女鋪就了一條免于反復開胸換瓣的成長之路,也攻克了兒童心臟領域困擾醫患多年的難題。
患者在手術中。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供圖
八年前,5歲患兒小光(化名)因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在外院接受了機械瓣膜置換術。雖然手術暫時緩解了病情,但機械瓣膜的固定尺寸卻成為小光健康成長的隱患。隨著小光的生長發育,瓣口面積逐漸相對狹窄,跨瓣壓差逐年增高,心臟負擔不斷加重。13歲時,她已頻繁出現胸悶、乏力等癥狀,再次手術迫在眉睫。小光的父母帶著孩子輾轉求醫,慕名找到醫生鄭景浩。
鄭景浩團隊對小光進行了全面評估。傳統方案需多次置換機械瓣膜,不僅帶來反復手術的風險,還可能因長期抗凝治療引發并發癥。經詳細檢查和評估,該團隊決定實施Ross手術——將患兒自身的肺動脈瓣移植到主動脈瓣位置,并用同種帶瓣管道替代原有肺動脈瓣。這一方案既能保障瓣膜功能與身體同步生長,又能顯著減少抗凝藥物的使用,極大降低并發癥風險。
手術當天,鄭景浩憑借經驗和技藝,精準分離心臟組織,取下自體肺動脈瓣并植入主動脈瓣位置,同時完成右室流出道帶瓣管道的重建。整個手術過程緊張有序,每一步操作都需“精雕細琢”。經過數小時奮戰,手術順利完成,新植入的自體肺動脈瓣功能良好,心臟重新有力地跳動起來。
術后,小光在心臟重癥監護室接受了嚴密觀察和精心護理。在醫護團隊的悉心照料下,她的心臟功能穩步恢復,目前已康復出院,重返校園。
“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他們的心臟救治方案需要有能夠‘伴隨長大’的空間和方案。”鄭景浩表示,“Ross手術最大程度還原了心臟自然結構,相當于為患兒植入了‘活’的瓣膜。雖然技術難度極高,但對正處于生長發育關鍵期的少年兒童來說,是具有遠見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