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本該是放松的時光,為什么有些人旅行回來卻感覺更累?
意大利Tgcom24網報道,旅行本應讓人逃離日常、緩解壓力,但不少人旅程結束后卻只留下疲憊和失落。心理治療師珍妮·梅恩帕(Jenny Maenpaa)提醒,很多人其實把“度假”也變成了一份任務清單,結果反而背離了初衷。
她總結了10種常見的“偽放松”旅行誤區,并給出實用建議,幫你在假期真正放松、充電。
1.過度規劃——把旅行變成了“執行任務”
度假行程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計劃得太滿、太細。為了不遺漏任何可能的體驗,不少人恨不得將每一分每一秒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結果卻把自己累得筋疲力盡。
心理專家建議,別忘了在行程中刻意留白。比如預留一整天不設固定安排,讓自己有空間隨性漫步、自由探索,避免陷入“錯失恐懼癥”中無法自拔。
如果你正在某座城市旅行,不妨花幾個小時靜靜地逛一間書店、坐在街角咖啡館發呆,或干脆在海邊曬曬太陽。真正的放松,不在于看過多少景點,而在于是否讓身心慢下來。
2.不吃正餐——忙著打卡,忘了好好吃飯
在旅途中省略正餐,是很多人容易忽視卻代價不小的壞習慣。尤其當行程安排得過于緊湊時,許多人往往草草了事,甚至直接跳過一頓飯,只為趕下一個景點。
然而,一頓好飯,其實也是一次重要的旅行體驗。用心品嘗當地菜肴、了解飲食文化,不僅能滿足味蕾,更能加深你對這座城市的記憶與情感聯結。
所以,無論行程多緊張,都請記得按時吃飯、認真吃飯。此外,旅途中活動量增加,更應注意補充水分,保持身體狀態良好,才能真正享受旅程。
3.查看工作郵件——一秒回到辦公室,假期瞬間“失效”
有時候,只要看見一條“事情出了點問題”的工作通知,我們的思維就會立刻掉進“工作模式”中。假期一旦被工作的焦慮侵入,整段旅程的放松體驗都可能被打亂。
因此,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徹底遠離所有工作相關的溝通,并強迫自己將一切事務推遲到假期結束后再處理。畢竟,即使真的出了什么問題,我們在旅途中往往也無能為力。而如果真有緊急狀況,別人一定會設法通知你。
4.把自己的旅行和別人比較——假期不是“比拼場”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似乎總無法擺脫與他人比較的心理,而度假也不例外。很多時候,假期甚至被當作衡量“社會地位”的一種方式。
當朋友或熟人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令人艷羨的美景照或奢華旅程時,請提醒自己:別人的假期體驗對你毫無影響。哪怕你的旅行安排更為樸素、預算更有限,也絲毫不妨礙你擁有一次美好而真實的度假經歷。
真正重要的,不是照片看起來多精致,而是你是否從中獲得了放松與愉悅。
5.準備不足——“完全自由”也可能帶來焦慮感
如果說把行程排得太滿會讓人疲憊,那毫無規劃也可能適得其反。
珍妮·梅恩帕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了忙碌和計劃,一旦假期中出現大量空白時間,反而可能讓人感到焦慮。醒來發現今天、明天甚至后天都‘無所事事’,這種空蕩感會帶來不安?!?/p>
因此,與其完全“走一步看一步”,不如列一個簡單清單:想看哪些地方、有哪些體驗不想錯過。如果需要,也可以提前預訂幾項活動。這樣的輕度規劃,既保留了彈性,又能避免“虛度假期”的空虛感。
6.放棄日常的自我照顧習慣——假期不等于“徹底斷線”
在旅行中完全放棄原本讓自己感覺良好的日常習慣,比如規律鍛煉、冥想、寫日記等,看似是為了“徹底放松”,實際上卻可能造成心理落差。
如果某些習慣已經成為你日常生活中的“情緒錨點”,那么在假期中也可以以更輕松的方式繼續進行,既不打破節奏,又能讓你在旅途中找到熟悉的節奏與安定感。
7.只預訂最便宜的選項——省錢不等于省心
即便預算有限,也不意味著我們只能把機票和住宿壓到最低成本。只看價格、忽略舒適度,常常會帶來不必要的疲憊和麻煩。
與其“盲選”最便宜的選項,不如先思考:自己真正不能妥協的最低舒適標準是什么?然后圍繞這個標準做出選擇。
此外,也可以提前決定允許自己在某些方面“稍作犒賞”,比如在特別的一餐或一次小小的奢侈,讓旅行更輕松愉快,也不至于有“負罪感”。
8.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追求“完美假期”只會帶來失望
旅行總有不可預料的因素,天氣變化、交通延誤、人際摩擦……假期不是精密儀器,期待它“毫無瑕疵”并不現實。
如果從一開始就接受可能出現的小問題,就能避免因“理想破滅”而陷入沮喪。學會包容假期中的不完美,反而更容易感受到其中的真實與樂趣。
9.與同行伙伴意見不統一——不提前說清楚,容易矛盾重重
如果你與他人一起旅行,最好在出發前就進行溝通,明確每個人的目標和期待,并提前做好妥協的心理準備。只有大家都清楚彼此想要什么,才能減少途中因意見不合而產生的摩擦。
一段輕松愉快的同行旅程,往往不是靠“心照不宣”,而是靠坦誠交流與相互理解。
10.告訴自己“必須要放松”——放松本身,不該成為任務
有時候,妨礙我們放松的最大障礙,恰恰是“必須放松”的執念。這就像試圖強迫自己盡快入睡,結果反而因為緊張而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與其給放松設定目標,不如回到當下,專注感受內心與身體的狀態。順其自然地慢下來,才是最真實、最有效的放松方式。
(意燴原創,翻譯:托特,編輯:舒廖,圖片 來源:《歐洲時報》資料圖片、Pixabay網,轉載請注明意 燴:oushitalia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