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美日韓三國在日本海搞了一次聯合空中演習,場面整得還挺大。像日本派出的F-2,韓國派出的KF-16,那都屬于是自家的招牌“國產”戰機。而美國這邊更是罕見的搬出來了自家的壓箱底寶貝——B-52H轟炸機。
要知道這可是一款戰略轟炸機,有著超過1.6萬公里的超遠航程,重達31.5噸的載彈量,被稱作“同溫層堡壘”。更為難得的是,B-52H在1961年便已經服役,至今已是花甲高齡,可仍舊是美軍核三位一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很明顯,讓這么一件戰略級裝備出現在聯合演習中,會對周邊區域局勢帶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這地方還挨著朝鮮半島,一個堪稱全球火藥桶的地方,本就緊張的局勢必然會因此而更加緊張。
果不其然,就在三國軍演的當天,朝鮮方面就高調宣布俄羅斯外長拉夫拉羅訪朝,并且已經是落地元山。隨后拉夫拉羅也向美國及其盟友發出了警告:勿對俄朝安全構成威脅。
當然美日韓聯合軍演也好,俄羅斯外長訪朝也罷,那都只是前菜,兩邊的重頭戲還在后面。
像美日韓這邊于軍演當天在首爾召開了三邊參謀長會議,商討三國在未來進行更加深入的軍事合作。如重啟規模遠勝當前的“自由之刃”多域聯合軍演等,可以說是將針對性給拉滿了。
不過俄羅斯和朝鮮也是沒閑著。借助拉夫拉羅此次的朝鮮之行,雙方不僅在商討將兩國關系進一步升級,成為事實上的戰略同盟,還在計劃未來雙方領導人的再度會晤。
看得出來,目前的朝鮮半島已經是分成了兩大陣營,即南邊的美日韓三國和北邊的俄羅斯朝鮮。而且兩邊都在厲兵秣馬磨刀霍霍,使得半島的氣氛愈發的緊張起來。
面對這一情況,新上任的韓國總統李在明應該是最頭疼的那個人了,只覺得天都快塌了的那種。
因為李在明在半島一直打的都是和平牌,主張兩邊放下軍事對抗,和氣生財。尤其是在當選總統之后,他于第一時間宣布將停止對朝的“敵對行動”,并且表示要恢復韓朝對話。
需要注意的是,李在明并不只是在喊口號做樣子,而是在很努力的去促成這樣的事情。比如之前李在明缺席了在荷蘭海牙舉行北約峰會,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考慮到朝鮮。因為此前朝鮮出兵俄羅斯的事情,讓北約那邊非常地不滿意,一直都在想辦法給朝鮮施壓。
甚至于在更早些時候的香會上,法國總統馬克龍還借此來碰瓷中方,試圖讓咱們去管管朝鮮。所以韓國作為朝鮮的老對手,到時候在北約峰會上也多半會被拿出來做文章,從而讓李在明陷入進退兩難的一個尷尬境地。
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韓國跑去和美日一起搞聯合軍演,致使半島局勢驟然緊張,無疑是給李在明臉上狠狠的扇了一巴掌。
當然對于身為韓國總統的李在明來說,他所擔心的或許并不止于此,還有著韓國這個國家未來的前途。
因為隨著半島局勢的愈發緊張,美日韓和朝俄這兩大陣營很有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甚至于爆發直接性的大規模沖突,也就是戰爭。而雙方一旦爆發戰爭,那么不管最終結果如何,韓國都一定會是最為吃虧的那一個。
可以看到,韓國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很尷尬,剛好是處在兩大集團交鋒的最前沿不說,還三面環海,只與朝鮮有著陸地接壤。而這就意味著在雙方的對抗中,韓國必然是首當其沖,成為俄羅斯和朝鮮最為主要的打擊對象。
沒辦法,俄羅斯和朝鮮這邊由于海空力量實力太差,很難去和美日韓三國進行正面對抗,只能是選擇打陸地戰爭。而與朝鮮接壤的韓國,無疑就成了他們首要且唯一的攻擊選擇,從而去最大限度的承受來自俄朝雙方的聯手攻擊。
說直白一些,盡管戰爭是美日韓三家一塊兒打的,但挨打的卻只有韓國這一家。而更為頭疼的是,由于國土狹小、人口稠密,以及與朝鮮緊挨著等因素影響,韓國的抗打能力并不強,甚至可以說很弱。
舉個例子,當前韓國的首都首爾,和朝韓邊境的直線距離僅有40公里,而朝鮮方面的谷山遠程大炮,射程則是超過了50公里。這意味著朝鮮僅憑火炮攻擊,便能夠讓首爾變成一片火海。
試想一下,單是一個朝鮮都已經如此棘手了,更不要說再加上一個俄羅斯了?到時候鋼鐵洪流直接從朝韓邊境往南一路直推,韓國就算不死也得脫兩層皮。
當然韓國也不能算是什么軟柿子,甚至可以說頗具實力。因為基于半島一直以來的緊張局勢,韓國在軍事方面的投入特別賣力氣,打造了一支陣容十分豪華的國防力量。包括多達60萬人的現役武裝人員,近1600架飛機,2500多輛坦克,以及超過200艘艦艇等等。
客觀來看,單憑紙面數據,韓國的常規軍事實力足以排到全球第五,比什么英法德國以及日本都要來得厲害。如此再加上美國和日本的幫忙,絕對是能讓俄羅斯和朝鮮喝上一壺的,甚至是有著很大的勝算。
可問題是韓國作為戰場,不管最終輸贏如何,總歸是要去面對戰火的。換而言之,不管最后是哪邊打贏,亦或是平局收場,反正韓國是要被打爛了。
說直白一些,在半島的相關對抗中,韓國一直都是在扮演一個炮灰的角色,贏了也是輸。
所以總的來說,不管是基于自己的執政策略,還是基于韓國的國家安全,李在明都是非常不想看到半島局勢升級的。可惜在這件事情上,他根本就做不了主,而且是不僅做不了美國和日本的主,也做不了韓國的主。哪怕他是韓國的現任總統,韓國名義上的決策者。
這其實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韓國作為一個由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國家,基本上是從二戰結束之后就一直跟著美國混。不僅一切都是以美國馬首是瞻,在各行各業也是被美國滲透乃至壟斷。
所以如今的韓國其實已經是美國的利益共同體,雙方在政治、經濟以及軍事等諸多領域都進行了深度的捆綁。尤其是在軍事方面,迄今為止,韓軍的最高指揮權都還是掌握在由美國人主導的“韓美聯合司令部”手中,而不是歸屬于韓國總統。
所以對于李在明來說,他不愿意得罪朝鮮,但卻也不敢忤逆美國,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反對美國的能力。如此一來,韓國就只能是老老實實地跟在美國身后,去扮演炮灰的角色。
這是李在明的無奈,更是韓國的悲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